物业服务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老百姓感受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 怎么让这最后一公里更顺畅,让“神经末梢”更敏锐?

日前,在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一场以“党建‘吉’发网格活力 物业治理‘吉’速前进”为主题的攻坚行动大会,吹响了破解老旧小区物业治理难题的号角,用党建这根“红线”,串起社区、业委会、物业这“三驾马车”,实打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让大家住得更舒心、更安心。

“三驾马车”同心协力,啃下治理“硬骨头”

“以前小区停车真是‘老大难’,现在你看,规整多了!”控江七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捷站在小区新划的停车线前,颇有感触地介绍着治理经验。老旧小区停车难、消防通道堵塞、电动自行车充电乱象,这些都是延吉居民们反映强烈的心头事。


怎么破?延吉街道决定要啃下这些“硬骨头”。会上,街道党工委书记徐万骅详细解读了新鲜出炉的《深化党建引领物业治理行动方案》。紧接着,街道办事处主任朱晓雯发布了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消防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这三大难题的攻坚项目。


这不只是喊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配套的还有三本工作手册,里面全是“干货”。要推动党组织向治理末梢延伸,让“三驾马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会上强调,要敢于动真碰硬,确保“民声”有“回音”。就像延吉221街坊第一业主委员会主任郑佳露分享的那样,业委会要在党组织引领下,真正成为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桥梁纽带”。

破解老旧小区物业治理还需要创新和巧思。活动现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第一网格网格长陈琳与轨道交通八号线地铁站长任军签署街道与轨道交通的共建合作协议,探索“街道+地铁”合力深化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红色引擎”全面发动,“社区管家”升级2.0

“我们承诺,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上海延吉物业的党支部书记张娟在台上郑重承诺,“出实招、解民忧”六个字掷地有声。

物业服务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为了把服务做到家,延吉街道大力推进“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建设。

活动现场,延吉物业、怡家园物业、林厦物业等五家物业公司的党支部代表走到台前,共同启动了“延吉新村街道物业企业党建联盟”。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大家纷纷表态,要攻坚克难、提升服务、精细管理、公开透明、守护平安。


同时,延吉街道独创的“社区大管家”迎来了2.0升级版,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第二网格网格长周萍为四名大管家颁发“物业监督员”聘书。


这些大管家,既懂政策又熟社区,将以更专业的视角监督物业履职,把党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物业治理的第一线,将党的组织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场攻坚行动大会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延吉街道将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把“任务书”变成实实在在的“施工图”,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关键小事、民生大事。

文字丨沈莹

图片丨龚亦乐

编辑丨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