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层脱落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更关键的是要防止类似事情再次发生。”4月16日上午,在北下关街道南二社区供电局家属院居委会,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围坐一起,一场关于保温层脱落问题的专题协调会正在进行。这场会议源于4月12日的一场突发事件——10号楼13层阳台外立面近5平方米的保温层在狂风中脱落,砸中楼下两辆私家车……


快速响应:保温层吹落多方排隐患

“当时我们正在居委会值班,突然听到‘轰’的一声。”社区专职副书记左义说。听到声响,他和同事曹博轩立即奔向事发地点,只见13层阳台北侧近5平方米的保温层整体剥落,砸到一辆黑色轿车的车顶,相邻的另一辆轿车也遭到严重剐蹭。


社区立即向街道上报情况,紧急处置迅速展开。物业团队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并着手清理散落的建筑碎片;社区工作人员在每栋楼的单元门醒目位置张贴安全警示,并通过居民微信群发布紧急通知;街道应急队也赶到现场进行支援,并在小区再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居民卢春侠说:“小区年头确实太久了,但物业和居委会反应很快,处理得很及时,让我们这些老住户心里踏实不少。”据了解,这个建于1989年的老小区,在2017年经历了一次老旧小区改造后,又在2018年底完成了供电、供水、供暖和物业管理移交。

社区党委书记朱维丽指着9号楼的外墙说,去年夏天这栋楼的北侧就曾墙皮散落;今年开春,东北侧阳台外墙皮也出现散落情况。居委会多次向物业反映外墙隐患问题,但因资金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小区产权结构复杂。有当年福利分房后通过房改买下房子的老职工,也有从老住户手里买房的商品房业主,还有长期租住的公租房住户。而住户在物业费缴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房改房业主沿袭历史惯例不缴纳物业费,商品房和公租房业主仍执行“三供一业”移交前的收费标准,这种收费模式使得物业公司收入仅能维持基础服务。

协商共治:凝聚四方智慧解困局

“社区里的事儿再难,只要大家商量就能有办法。”4月16日上午,南二社区组织召开了一场关于外墙保温层脱落问题的专题协调会。街道城管科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围坐一堂,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北京首华物业管理北下关项目经理李凡说:“小区于2018年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后,我们承担了小区物业的托底管理。目前物业收费仅能保障基本服务运转,难以支撑更高标准的服务需求。”

“我们充分理解物业面临的资金压力,街道将提供必要的支持。”街道城管科科长董笑月表示。街道物业科科长毛文成说:“安全无小事,我们既要解决眼前问题,更要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社区始终是咱们居民的坚强后盾。”80岁的居民代表路秀云阿姨说,“希望这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大伙儿住得安心。”经过充分讨论与协商,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街道协调施工设备进场,并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物业方面组织专业施工队施工,严格把控材料质量;社区居委会负责动员居民,配合物业对小区所有楼栋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我们会尽快修复脱落部位,既要做好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居民安全。”会议结束时朱维丽说道。

目前,维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及时向居民通报进展。

长效治理:共建共治守护家园

在南二社区,一场因外墙保温层脱落引发的应急事件有了解决方案。这个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正通过“大家商量着办”议事协商机制,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


“每道难题都是对我们治理能力的考验。”朱维丽深有感触地说。2017年,针对日益突出的老年人上下楼难题,东院小区3号楼3单元作为北京市首批老楼加装电梯试点,率先加装电梯。居民在享受5年便捷出行后,又在续费时面临新挑战。由于采用5年期预付费模式,随着部分房屋产权变更,实际使用户数减少,导致剩余住户分摊费用增加。经过社区牵头组织多方协商,最终形成创新性解决方案:一方面完善合同条款,明确房屋转让时的责任约定;另一方面争取政策支持,推动运营企业让利优惠。

2024年,针对患病老人频繁反映加装电梯的诉求,3号楼2、4两个单元在社区引导下,通过居民自发协商、邻里互帮互助,最终全体居民一致同意,顺利迈出老楼加装电梯的关键一步。目前基层施工已经完成,剩下加挂电梯厢体等后续工程。

“小区停车自治的推动也是非常艰难。从无人管到志愿者义务管,从自治管到全体业主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表决,正式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议事协商大会、小会召开了一次又一次。最终以法治指导自治、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局面。”朱维丽表示,虽然实现了大多数人同意引入第三方管理,但缴费率不足使企业运营困难,基层治理让人人都满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解决问题中完善机制,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机制。”朱维丽表示,社区已建立起街道统筹、社区协调、物业配合、居民参与的联动机制,将继续通过民主议事协商的方式,共建美好家园。

从停车管理到居家养老,从电梯加装到外墙维修,南二社区用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才能真正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让老旧小区焕发勃勃生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正在这里开花结果。

记者:李平

编辑:张斌

推荐 · 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