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楼盘开始把楼层推得更高,从20层、30层到甚至更高,似乎“越高越牛”
很多年轻家庭在买房时,第一反应就是“高层”,觉得居住体验更优,视野更开阔,采光更好
可是,真正入住之后,才发现高层的“优点”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迷人,相反,它隐藏了不少令人头疼的问题。
本期内容,就和大家唠唠我卖掉28楼,搬到低层老旧小区的亲身体验。
01、我为什么要卖掉28楼?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出行不便”。
当年买房时,觉得35楼的高楼能俯瞰整个城市风景,心里还挺满足,但实际体验让我很快打掉了这个想法。
每天出门,必须靠电梯,没有电梯就得提心吊胆地走楼梯——尤其是这楼层高,爬起来太累。更别说电梯出故障了,整个出行就像遇到天大的麻烦。
比如有一次,电梯正在维护,我和家人被困电梯内几个小时,那个滋味真不好受。
尤其是有老人和孩子,等待和搬走的过程都很折腾。等到电梯恢复,我那心情大打折扣,心想:“以后再也不想住这么高的楼层了。”
●安全隐患,让我心惊肉跳。
高层的安全真的令人担忧。遇到火灾、地震或突发情况,疏散难度巨大。逃生路线常常绵延数百米,发生意外时,时间就是生命。
而且,现代高层大多采用超大落地窗,外观漂亮,但隐患也不少。
大风天,门窗一摇一晃,玻璃可能自爆,这是常见的潜在危机。
尤其是一些不合格的楼房,安全隐患更严重。每次经过那些巨大的落地窗,我都心惊肉跳,真怕哪天就“出事”。
●生活成本高得令人吃不消
高层住宅的生活费用也不低。
电梯维护费、物业费、能源管理费加在一起,年年上涨。尤其是在用水、用电方面,高层的水压远远不够,要用增压泵,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开支。
不仅如此,高层的“公摊面积”经常被夸大,购买房产时明明面积够大,却发现实际可用空间很有限。
买房的钱似乎都在这些“隐藏收费”上打了水漂。
02、搬回老旧小区,真香了!
说实话,搬到一个人少、层数低的老旧小区,带来的好处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生活成本大减
老旧小区房价已经不算新鲜事儿,价格实惠得多,压力小。没有物业费的老邻居们,甚至只交一点点垃圾处理费,每月几百块钱就够了。
相比高层的各种物业服务费,真是省心又省钱。
●出行便利
低层楼房基本不用等电梯,出门走走就能到。即使是楼梯,也不用担心电梯出问题,特别是在突发灾害、停电的情况下,能第一时间疏散,安全感更强。
●社区氛围浓厚
老社区的邻里关系热络。住在这里,总能遇到熟悉的邻居,聊天、照应都比高层高端社区热情得多。
更何况,老小区多数都在市中心周边,生活便利程度很高,公园、学校、商场都触手可及,日常生活十分便利。
●环境安静且绿化好
其实不少人忽略了噪音对生活的影响。高层电梯的马达声、风吹玻璃的“咯吱”声,都可能影响睡眠。
而低层老旧小区绿化相对更好,环境更安静,居住体验更为舒适。
03、住在老旧小区的真实体验
搬家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
不用等待电梯,不用担心安全隐患,生活节奏变得更自然。每天散步、逛逛市场,心情都好很多。
邻里关系也变得更热络。
每次邻居摆摊、聊天,感觉像回到了曾经的社区生活。这份温暖,是高楼里难以体会到的。另外,生活成本的节省,也让我能有更多的钱用在生活品质的提升上。
有人可能会说,高层的采光、视野更佳,能“俯瞰全城”,是不是更好?
其实,随着楼层越高,风阻也增加,噪音更大。风大时,玻璃震动、门窗响,更别说在爆棚的时候抬头一看,看到的不是香格里拉,而是阴天阴云。
而且,别忘了,物业管理费贵得离谱,电梯维修、保养费也是家家户户的负担。更别说“天高地远”的视野,很多时候阳光也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灿烂。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低成本、便利、安全、温暖的社区氛围,才是真正的生活质量的保障。高层的“光环”看起来很美,但真正住进去才知道,那里也有“暗影”。
我卖掉28楼,搬到老旧的小区,体验了一把“回归本真”的生活。
那么你呢,是喜欢高层带来的“炫酷感”,还是更喜欢低层的舒适和实用?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