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下午,南京市金陵中学新街口校区的百卅校园,被热情的初三学生和家长挤满,在钟楼前打卡、与咨询老师面对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带来的《受完整教育 旅锦绣前程》主题分享,作为在金中读书六年的学姐,她用一个个充满温度的金中故事,告诉大家加入金中大家庭会有多幸福。同时她也重磅宣布,将开设“行健班”,带着学弟学妹们走向巅峰。
温情故事的背后,藏着他们非金中不可的理由
孩子成绩好就送他报效祖国,没考好便承欢膝下。这句话不少家长都很熟悉。金陵中学党委书记孙小红的分享就从这里开始。作为南京孩子,孙小红从小学读到博士,都是在家门口。其中初高中在金陵中学读书六年,还是理科班的语文课代表。她笑言,自己是“承欢膝下”,但同时她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用为国育才的方式报效祖国。对于金中毕业生们,她相信无论未来选择何种人生方向,都能从金中启程,走向人生巅峰。而支撑这份自信的,是一个个温情的金中故事,校友们带着这些温暖远行,充满了力量。
孙小红说,金陵中学始终秉持“诚真勤仁”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迄今为止,金陵中学已走出35位院士。学校注重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海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挥洒汗水的运动场上锤炼坚强的体魄。
不论离开金中多久,对母校的眷恋不会消退。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中1968届校友祝世宁,念念不忘母校留给他的两样东西“科学的兴趣和坚强的体魄”。
正在清华大学为先书院读大二的张晴朗,因为初中老师分享的一段感受喜欢上了金陵中学:夏天来金中参加教研活动,穿过静谧的梧桐主道,看到篮球场旁紫藤长廊下,穿着校服的女生在捧着一本书读,那一刻,她感受到高中最美好的氛围。如愿考入金中后,她发现这样的喜欢还有很多很多。在清华园里,她常常会想起母校的美好。
等一棵树慢慢变黄,陪一群人灿烂成长!金陵中学著名的银杏“许愿树”记录下无数少年青春的模样。北京大学学生、2024届金中校友丁一帆说,抬头看那一树金黄时,总是能透过翩飞的叶片,看到母校金中的那棵缠绕着红丝带的许愿树,看到树下操场上驰骋的那群意气风发的伙伴,母校把青春最好的模样还给学生。
在这样美好的环境和有爱的氛围中,奔赴理想的辛苦也是甜的。清晨的地铁上,穿着金中校服的学生在抓紧时间学习;晚自习,学生们写下“困难并不可怕”的留言鼓励自己。他们始终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行健班”全新亮相,为国育英才
在活动现场,金陵中学首次公布将新开设“行健班”。这一班型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理念,旨在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卓越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让更多的金中学子到更大的岗位上报效祖国。
孙小红介绍,随着职业结构的迭代升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她特别提到,学校在2024年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竞赛(高中组)获特等奖,这一比赛项目涵盖了要运用到编程知识的激光加工、家常菜制作等多个赛项,体现了未来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行健班”将借鉴大学综合评价招生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在培养路径方面,班级将配备定制化课程体系,并整合高校专家学者、学科竞赛教练等多元优质师资,为学生打造个性化成长平台。如何进入“行健班”?孙小红表示,首先要通过金中特长生考试并被正式录取,后续学校将组织教师团队深度分析学生卷面答题情况,结合个性化评估,制订严谨的选拔标准,最终确定该班型入选名单,确保教育资源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
江心洲校区受青睐,一体化办学有优势
一流的环境,让江心洲成为南京市民经常打卡的好地方。而金陵中学江心洲校区就在江心洲上拥有超大的智慧校园。2023年9月起,金陵中学江心洲校区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文脉江心洲,生态学习场”,这不仅是环境优势,更是金中秉持的育人理念与科技象征。
金陵中学校长夏广平特别为大家介绍江心洲校区,江心洲校区既能让师生感受城市繁华,又能远离城市喧嚣,是南京城“最近的诗和远方”,是安心读书、潜心修行的绝佳之地。两个校区一体化办学,其中包括师资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活动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评价一体化和升学一体化。在管理上会充分保障孩子们的未来发展。
现场也有从金中毕业的家长表示,当年教自己的不少名师,如今在江心洲校区任教,师资方面的确一流。
5月5日上午,江心洲校区将向社会开放,届时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实地感受。
两校区均招特长生,未来有编班优惠
2025年,金陵中学共招收学科和科技特长生160名,其中新街口校区145人,江心洲校区15人。据悉,金中学科、科技特长生考试分为公共卷和特长卷,满分为420分,最终折算成100分计算。
金陵中学副校长邢启华详细解读了特长生招生政策。她特别提醒,报考特长生的学生无论录取与否,中考录取到金中都有相应的编班优惠政策。
随后,家长和考生们在校园大道与学校招生老师面对面进行咨询。来自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家长葛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儿子把特长生和中考的目标都锁定了金陵中学。“小孩成绩比较好,但没有竞赛证书,所以我们准备先冲一冲特长生,如果没有录取,后面中考相信也能如愿。”葛女士说,她准备5月5日再去金中江心洲看一看,为孩子中考做足功课。
通讯员 顾健 曾亚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