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南京市第一中学南校区举行校园开放日,学校报告厅人满为患,各个教室同步开展线上直播。南京一中党委书记居艳、教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分别向初三家长和学生介绍了一中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招生政策,学校的地理、生物课程基地、天象厅、食堂等同步向家长开放,让学生和家长们深度了解一中。



特长生报考建议:

既要考虑学科优势,也要避开热点

今年,南京一中丘成桐少年班、科技特长生、学科特长生共计招生210人。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丘成桐少年班)招生计划单列,共计40人,面向全市2025年应届初三毕业生招收,单独编班进行教学。科技特长生南校区招生计划75人。学科特长生南北校区招生计划共95人。丘班和科技特长生是可以兼报。

南京一中招生负责人介绍,一般来说,报考丘班和科技特长生的同学初中阶段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方面有一定特长或浓厚兴趣,或者是在相关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科特长生考试,除了公共卷之外,报名哪一个学科,就考哪一个学科的加试卷。因此,考生们既要考虑自己的学科优势,也可以考虑避开报名热点,目前报名情况来看,语文、数学、物理这些学科是大家报名的热点方向,而生物、化学、信息学报名的则比较少。其实,南京一中的信息学加试卷也是考数学,如果对自己数学能力比较自信的同学完全可以报考信息学试一试。



校长说:

好教育的“一中方案”:舒展、求真、成全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我理想中好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在迷雾中独自奔跑,而是为每一份“努力”架设起通往希望的桥梁,让成长之路既有破土而出的勇气,也有星空般的指引。”南京一中党委书记居艳在致辞中向家长们介绍了可以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的“一中方案”:首先是舒展。舒展,教育最美的姿态。舒展,是一中学子生长的姿态,运动场上、舞台中央、陇上田间,一中学子们活力四射。就像校园里的树,向下扎根时从容不迫,向上生长时自有天地——这,就是一中给孩子们的“舒展场”。第二是求真。求真是一中传承百年的校训,蕴含养真气,求真知,做真人的意思。学校计划五年邀请100位院士走进课堂,而在近几年,已有近50名院士踏上了一中的讲台。学生有机会与院士面对面交流,体验科学的价值,感受科学精神震撼人心的魅力。第三是“成全”,一中舒展的教育生态,求真的治学理念,成全了每一个人的自由生长,精心勾勒出对每一个个体的关怀。舒展的校园赋予勇气,求真的传承带来锐气,成全的理念给予底气。



新教师说:

一中是一群人追光的地方

入职一年的一中新老师张予馨是中国人民大学2024届的毕业生。“对我来说,选择成为老师,是一种野心——是想在一群聪明、勇敢、倔强的小年轻身上,种下我理解的‘热爱’和‘未来’。我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一个灵魂能点燃另一个灵魂。我想成为那个点火的人。”张予馨说,为什么是一中?“一中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用英文说,是 "ambitious but humble"——既有野心,又有风度。一中不只是名字响亮,而是真正有底气、有追求。这里的学生,既聪明又有趣;这里的老师,既专业又有温度;这里的人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一中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校,而是一群追光的人在一起的地方。



优秀学子说:

拓展性学习助力我走得更远

高二丘班孙成宇用现身说法向家长们介绍:“南京一中为我提供了丰富的课内外学习资源和校内外活动机会。在课内学习中,老师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同学。在课外学习方面,学校会在周末为有竞赛志向的同学组织免费的竞赛课程,请来优秀的竞赛教练,提供系统完整的课程。学校还专门设有竞赛生使用的自习室,供冲刺竞赛的同学闭关修炼。”

孙成宇透露:“高一时我们的大学先修课程同样安排在周末,学校为我们请来东南大学的教授,为我们上系统专业的大学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些拓展性的学习助力我在攻克理科难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使我拥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今年的中科大少年班和少创班选拔考试中考取c档。”



家长学生说,

食堂太好吃了,期待来一中学习

“食堂太好吃了,菜品很丰富,卫生也很好!”来自钟英中学的小王同学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今天的参观和讲座让我更加坚定了考一中的决心,虽然我的一模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放弃。”

“一中的推进率很高,这一点很吸引我。”来自秦淮的郭同学对一中的食堂也赞不绝口:“一中的食堂饭菜的种类很丰富,感觉这里的生活条件很好。”

郭同学的妈妈说:“一中很实在,从校领导、任课老师的发言可以看出,一中是一所扎扎实实做事情的学校。一中的推进率很高,让我相信孩子在这所学校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也看了很多细节,比如教室门口的桌椅,应该是晚自习的时候有老师在这里答疑,所以我们很期待能进入一中学习。”

通讯员 兰倩怡 万琳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胡妍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