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与科学之统一及社会发展要义
文/杭州长老
人类文明之演进,欲臻至善之境,必当破解生命产生、存续与发展之奥秘,寻得生命存在之价值与意义,以及人类文明存世之价值与意涵。唯其如此,方有契机彻底颠覆现代西方社会所构建之哲学、科学、经济及道德观念体系。
构建人类文明经济分配体系,应以人人平等为基石,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二元分配制度,推动东西方文明和谐统一,进而缔造自由平等之大同文明世界。
当今之人类文明,亟须转变意识。人与自然并非简单之对立统一关系,实则由生命存在意识之差异,构成紧密相连之共同生命链。商品乃人与自然携手打造之新生事物,其本质为物质,本性系劳动。物质与劳动,恰似商品生命之空间与时间,于当下可用碳票与货币计量其二元价值。
商品,作为连接人与自然之生命链,其本质实乃食物链,食物链又可归结为交换链,交换链实质为价值链,价值链则是进化链。社会若未依循自然规律发展经济,保障人人平等之生存权,却以法律替代规律,必致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矛盾丛生。
人于自然中,平等乃根本规律。人人平等,意味着人人皆须遵守规律,而人人遵守规律,方能促使社会经济发展顺应自然规律。社会经济分配,应秉持地球人生而平等、地球资源人类共享之理念,确保地球人皆有平等消耗能源资源数量之权利,此权利可用平等之碳票予以计量。碳票,为地球人先天财富,货币则为后天财富,先天与后天相统一,即为地球人之财富价值规律。
社会未能以人人皆具平等碳票,作为维系人与自然和谐之价值规律,亦未洞悉商品由碳票与货币二元价值构成,更未认识到人与人平等碳票所产生货币数量之差异,方为剩余价值规律。社会文明发展至今,未将碳票与货币作为商品价值规律、地球人财富价值规律以及平等差异之剩余价值规律,遂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无数。
今之世人,多未明了人与人平等所生之差异,恰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之间必具相互取长补短之价值。而人与人若缺失平等所生之差异,则易引发诸多社会矛盾,此即西方哲学所谓世界事物产生、存在、发展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与质变三大定律之根源。
今之智者,当重新审视事与物之关系。商品乃人与自然共创之新生命、新生事物,世界事物之产生、存在与发展,实乃护持人类文明生生不息之大道。故事物之产生,旨在保障人类文明生命绵延不绝。
生命之产生,源于自然遵循规律;生命之存续,赖规律维系自然;生命之发展,系自然创造规律。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阐释生命产生之三大自然规律,此三大规律,亦表征哲学与科学之统一。
西方社会所创之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秉持人与自然对立统一之观点,致使科技无序发展,经济发展不择手段。而东方中华文化之传统思想,本质为唯心主义哲学,教导后人秉持“天人合一”之理念,守护天地阴阳平衡之道,此乃东西方文化之根本差异。
《生命论》一书,融合传统文化(传统唯心思想)与现代科技知识(唯物主义相关内容),阐释生命与人所代表之负正与阴阳关系,以及负正与阴阳所象征之天地与人的生命权。生命,以负正在守恒空间内持续做左右螺旋式规律运动,此运动不断将阴阳转化为力量,进而转化为能量、质量、数量,最终生成万物。万物生命之自然价值,铸就地球物质文明,万物生命之规律价值,进化至智慧文明,于今以人类文明之形式呈现。
故而,大自然物质文明,乃天地人共同创造之结晶,可用碳票计量。商品之本质为碳票,本性为货币,碳票与货币构成商品生命之二元价值,亦代表“天人合一”之二元价值规律。负正规律运动中阴阳转换之价值体现为:唯心代表阴阳,阴阳代表能量,能量代表质量,质量催生数量,数量表征万物,万物代表唯物,此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唯心与唯物之辩证关系。
西方社会之现代科学,以宇宙大爆炸理论解释大自然万物之起源,此论实令现代科学失却人之智慧。而不明就里之人,罔顾唯心与唯物之基本关系,偏信此等天方夜谭般之理论。
社会文明之发展,在于化繁为简,如此生活方可幸福愉悦。通过赋予人人平等之物质财富碳票,保障人人基本生存权利,以平等满足人生存之物质需求,使人于物质财富方面知足常乐,进而实现人人幸福美满,此乃文明和谐社会之显著标志。
当今社会,需转变意识,以碳票代表唯物,货币代表唯心。保障人人拥有平等碳票,即确保人人具备生存所需之物质数量,维护基本生存权。社会经济发展应构建碳票与货币自由交换之价值体系,保障年幼、年老体弱及丧失劳动力之残疾人皆有基本生存权,营造人人自由平等之生存空间,引领世界各国迈向人人平等、“天人合一”之大同文明世界。
当下,单纯之思想观念教育效用有限,必须依托碳票与货币二元分配制度,实现人生存所需物质与精神价值之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备之碳票与货币自由交换机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空间与时间、物质与精神财富之交换,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成物质与精神文明统一之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