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经纬报道,近日,有消息称,保时捷CEO奥博穆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表示,“保时捷考虑在华停售电动汽车”“保时捷不将小米当对手”。
4月29日,保时捷中国回应媒体称,上述消息均是误读。“保时捷在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进程,也将加快提供产品数智化本土解决方案。我们下一款纯电车型将是全新的纯电动Cayenne。”
保时捷中国称,保时捷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市场上涌现的这些优秀品牌,也会非常认真地研究他们的产品。“确实中国造车企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保时捷还是有自己无可取代的独特性,保时捷依然是保时捷。”
据经济观察报,数据显示,Taycan4座位保时捷旗下的纯电动中大型车,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仅为1.4万辆,同比下跌了5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其电动车型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的销售面临一定挑战。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24年保时捷中国交付量为5.69万辆,大幅下滑28%,完全抵消了保时捷在德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不含德国市场)的所有涨幅。
保时捷2024年各主要市场销量
图片来源:保时捷
自2021年保时捷在华销量达到9.57万辆巅峰以来,保时捷已经在中国市场走了连续三年的下坡路。2022年和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分别为9.33万辆和7.93万辆。
随着保时捷在华销量四年以来缩水四成,中国市场也从曾经连续保持八年的保时捷最大市场跌至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市场。
保时捷在去年三季度电话会议上提出“在未来两年内大幅缩减在华经销商网络,预计至2026年底仅保留约100家经销商” ,相当于砍掉三分之一的经销商数量。事实上,包括郑州、义乌、唐山、鄂尔多斯等二三线城市的多家保时捷门店早已陆续停止运营。
保时捷中国CEO潘励驰此前曾经介绍过,保时捷中国车主的平均年龄为37岁,与德国车主的平均年龄55岁相比年轻了一代。更注重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的独到见解等因素导致的用户画像差异被视为保时捷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来源:21财经客户端、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钱伯彦 编辑:张明艳)、中新经纬、经济观察报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