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作为全国唯一全部布局新工科的校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经过8年深耕细作,已发展成为高层次人才集聚区、高质量人才培养区与高水平成果产出区,初步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被师生网友昵称为“广州柠檬校区”。
自2021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在五省市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所设置的专业全部放在广州国际校区,其创新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广受认可,报考热度持续攀升。今年,学校有9个前沿新工科专业继续通过综评方式招生,为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深入了解这些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即日起,学校官微推出“柠檬校区学院超链接”栏目,将陆续介绍各专业所属学院的学科优势、培养体系、课程特色及毕业生发展前景。今天推出第四篇。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理、工、医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研-企-政-医立体式专业实践基地
连续5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
位居全国前10%
@2025届高考生
欢迎加入华南理工大学
加入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机
与优秀者同行 “医”路生花
欢迎报考
招生简章
生逢其时
医路生花
这里有你寻找的答案
2025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三期战略作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瞩目的议题,正引领着中国迈向全民健康的新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引导,健康产业将不断向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国家在不断深化医疗领域改革,出台加快国产高端器械替代进口扶持和创新药物上市等一系列政策。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第二大市场。可以说,现在中国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正处于创新发展黄金时机。生物医学人才将引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健康中国
生物医药
高端医疗器械
PRAT.01
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于2017年12月,是广州国际校区的首批“新工科”+“新医科”特色示范学院之一。秉承着“卓尔不凡,臻至一流”发展定位,致力于探索人类健康密码,破解生物医学重大、前沿科学问题;致力于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实现生物医学成果前瞻性、战略性发展,助益国民生命健康、引领健康产业进步。
学院重点发展生物材料及高端医疗器械、纳米医学及影像医学、生物医药及干细胞治疗等生物医学前沿领域,面向医疗健康及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新时代生物医学高素质拔尖人才。
原始创新·奋进前沿
PRAT.02
院士领衔 砥砺前行
学院汇聚了以院士领衔的高层次师资队伍,聚集来自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骨干人才(独立PI)2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3名、国家及省部级“四青”人才19人,入选中国高被引科学家1人,入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ellow 3人。聘任万孚生物创始人、执行董事李文美为兼职教授。
100%
新引进教师具有海外
学习和科研工作经验
100%
教师拥有
博士学位
89%
45岁以下
教师
更多关于导师的信息,可以点击“星光领路人”
PRAT.03
走进生物医学工程(082601)
秉承学校“以工见长”的办学特色,学院延续始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优势,对标世界一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建设融合理、工、医交叉全英文课程,开展全方位协同育才。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理、工、医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工科专业,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科研平台,打造创新型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工程学、应用科学手段解决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基础科学问题与临床应用,发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及改善健康的高端医疗装备、创新植入器械、基因药物与疫苗、智慧医疗系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理、工、医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研-企-政-医立体式专业实践基地
连续5年在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10%
理-工-医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强调“医工结合”,明确了“重融合、重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目标,围绕生物材料组织工程及医学影像与诊断两个研究方向打造了强基础、宽口径的“树形结构”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学科发展、产业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例如,基于项目(设计、案例)的课程、大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国际化课程等。
打在双螺旋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打造了贯穿4年的科研实训培养链条,以学院研究中心为支撑,鼓励学生参加SRP、大创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等。与国内外产业龙头企业/事业单位签署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双向国际化培养模式
学院持续推进双向国际化工作,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开展多种模式的联合培养。近两年,共计60人才参加了各类国际交流项目。
校企共筑人才培养
学院与企业携手设立了“百吉企业奖学金”“美东汇成企业奖学金”,用于表彰优秀的生医学子。学院坚持面向产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深度拓展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PRAT.04
一站式科研平台
生物医学+学科公共平台拥有生物医学分析测试和生物医学创研创新实验中心。
生物医学创研创新实验中心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生物医学工程探索与设计》《生物医学基础Ⅰ:细胞生物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系列实验实践课程。
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目前开放共享70/台套设备,其中贵重仪器设备50台套,涵盖光学成像及图像处理、流式细胞功能分析及分选、生物医学材料表征分析等测试服务。近3年,支撑科研团队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约150篇。
面向本科生提供全方位培训和科研支撑
更多关于学科平台相关信息,可以点击
PRAT.05
“生”逢其时 前景广阔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直接涉及人类生命和健康,在国内外是公认的具有很好学术深造及就业前景的朝阳专业,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学生就业排行榜上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毕业生主要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从事科研、管理、研发、咨询等工作。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一流的科学家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相关企业高端管理和研发人员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监管部门专业型管理人员
行业战略咨询机构高级咨询专家
PRAT.06
生医学子 “医”路生花
近两年,生医学子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深造,或进入广东省药品检验所、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用医疗、强生(上海)医疗器械、迈瑞医疗、万孚生物等工作。
朱云龙
2023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
手握美国耶鲁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十所世界一流高校OFFER,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inalist奖(TOP 1%)(队长)、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结题负责人、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特等奖(TOP 4%)、一篇EI收录论文(第一作者)、专利两项、国家奖学金 、宏平长青基金”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奖学金一等奖。
蒋雨晴
2024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保研清华大学
GPA3.78/4.00,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获校“十大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标兵”“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会骨干”“公益团体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以及广东省第二届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
黄婧
202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保研复旦大学
GPA:3.88(2/3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和百吉企业奖学金,连续4年获得三好学生。
More
更多关于学生的信息,可以点击
报考信息
综合评价招生
2025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082601)在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五省市继续实施综合评价招生,采用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高考成绩(60%)、学校考核成绩(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简称“631”)。
注:不招收色盲色弱
报名链接:
联系人:于老师
咨询电话:020-81181695
生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招生咨询QQ群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微信编辑:鲍恩
初审:冀早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