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这样意味着2025年本科专业点的调整已经全面到位,将会影响到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
从统计结果来看,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通过和2024年的数据对比来看,今年调整的专业比例数量达到5%以上。
大量高校专业因就业率偏低、人才培养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等问题,最终向教育部申请撤销。也有大量高校根据新兴行业发展趋势,向教育部申请设置新专业。
教育部本科专业点改革,各位学生和家长确实也要加强了解。因为2025年各高校发布的新招生简章,大量的新兴专业都会进行全面招生,大家都要留有充足时间提前分析和解读。
教育部增设6个重点专业
2025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目录表里面,共计新增29个新兴本科专业。经过广大媒体的宣传和报道,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得很清楚。但这29个专业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这里面有6个专业符合国家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未来会有较大社会需求,更符合普通学生的预期,今天小鱼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个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该专业主要主要研究无人机以及低空飞行器,包括整体设计、动力设计和智能感应系统等,实现飞行器低空高效运转,创造较高的社会价值。
该专业服务于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低空经济规模将会突破10000亿元,目前广州、深圳、济南、等城市都已经发布相关低空经济规划。
更为重要的是,全国目前仅有6所高校开设有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二个集成电路科学工程专业。该专业以往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属于交叉性工科专业,如今教育部批准在本科阶段开设,这样意味着人才培养将会更加细分化。
该专业主要是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封装以及其他技术,代表性的就是芯片的研发,还有整个生产过程。所以毕业生可以面向整个产业链就业。
由于该专业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对学生的学习天赋要求极高,而且需要拥有较高的学历。因此,适合中上分数段的学生报考。代表性的高校有复旦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
第三个智能视听工程专业。该专业是以AI为基础、以视听为核心,结合多模态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通信的跨学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说就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智能识别和声音转化。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视频制作和配音都已经逐步实现智能化,智能视听工程专业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现在的数字人直播、各种软件的声音调配以及AI智能视频生成等。
这些技术的背后都有大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智能视听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无疑是很符合行业发展需要,所以如今工科高校和传媒类高校都在开设。
第四个游戏艺术设计专业。国家对于高校开设游戏设计类专业都极其谨慎,已经有将近20年的探索,所以最终才批复部分高校试点。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中国的游戏市场份额在全球占比已经很高。比如《原神》《黑神话:悟空》等国产游戏火爆全球,国家推动中国游戏"出海",打造全球文化影响力。
因此,游戏艺术类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同样很好,主要是负责游戏人物和相关元素的设计,使其更具美感或者冲击力,主要在各种游戏公司或者相关的互联网公司就业,工资非常高。
第五个时空信息工程专业。根据培养方案以及大学课程设置来看,时空信息工程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内容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前者加上各种导航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
该专业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于卫星信号收集、资源探测、水利水文相关数据绘制,还有地图软件的测量,无人机的感应技术和智能感应等,应用面还是非常广。
相对来说,这个专业整体的热度一般,只是在测绘工程的基础上有所调整,但整体就业还是非常可观,起码课程方面变得更加实际,也接触到新兴领域。
第六个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能从事医疗设备研发设计(如医学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生产质控、设备维护等全产业链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从本质来说,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和此前设置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前者整体来说培养更多的是技能型人才,后者则偏向于研发型。
各地高校发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需要读到研究生才能就业,所以才陆续开设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到各种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企业工作。
总体评价
教育部新增的29个专业,主要都是以艺术类专业为主,新增的理工类专业,整体来说,还是以老专业作为基础,只是初步改头换面。
以上6个所提到的专业相对来说比较好,课程体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更加明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都是属于交叉性专业为主,发展方向也更加多元化。
因此,各位学生在选择时务必要看清楚这些专业的交叉课程,要看到具体的实际东西,向招生工作人员询问清楚,适合自己的才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