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这些常年在互联网上摸爬滚打的人,其实对现实和理想之间那鸿沟一般的差距,还算有点免疫力。只不过看到今天关于“中日友好医院”事件的后续新消息,我笑了,无力的笑了。
因为到此刻,肖飞主任出轨医院女下属这件事,已经不再是最可怕的部分了。
上司潜规则下属,虽令人作呕,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个人都知道,它俨然已经默认成了一种“常态”。
真正刷新底线的东西,已经到了另一个新的维度上:肖飞的出轨对象、规培生董袭莹女士的博士论文,突然一夜之间,从知网上神秘消失了。
我不知道知网在怕什么,但我知道,董袭莹的背景牛逼到可怕。
这是何等荒诞讽刺的操作?就好比原告把证据交给了法官,法官掏出打火机直接现场烧掉,然后和被告一起嘲讽全庭所有人:什么证据,哪来的证据?
你刚刚说董袭莹的博士学位可能来路不正,他们就已经预测到了你的下一步,提前把董袭莹的博士论文下线:你说她水平不行,你拿出证据来啊。
不心虚到一定的程度,哪怕董袭莹女士的论文水平有她撒娇水平的一半,我估摸着都不必如此明晃晃的顶风删论文。
不装了,半点都懒得装了。教育公平?高考人生线?至少在这起事件上,没有半点公平可言。而高考,也只是富家子弟们的一个游乐场罢了。
她们或许无法从中脱颖而出,但没关系,她们还有1万种办法走捷径,然后在那些从高考中脱颖而出的人头上拉屎撒尿。
“你很会打吗?你会打有个屁用啊?出来混要有势力,要有背景。你哪个道上的?”
有网友保存了部分董袭莹的论文下来,一篇博士论文,竟然只有30页。这年头,本科至少都得30页才拿的出手,博士论文,不说100多页,你好歹有个70页80页吧?
更吊诡的是,董袭莹19年到协和上学,两年后直接做上了手术……这些内容接二连三的被曝光出来,实在很难不感到头皮发麻。这是做手术,还是做实验,她凭什么啊?
是30页的论文写得太精彩,所以被减免了2年规培的时间吗?
即便如此,公关和洗地的人依旧趋之若鹜,和知网一样,赶着去巴结那些显贵达官们。甚至问题都还没说的清楚,洗地的词条先上了热搜:协和4+4博士水平没问题。
你刚一说董袭莹有问题,他们便像被掐住了尾巴的耗子一样,立马急了。
我甚至怀疑这些家伙自己,是不是4+4出来的既得利益者,生怕一个雷劈下来,顺带到了自己,于是发了疯一样的卖力洗地。
我们不是在看一个人的丑闻,而是在目睹一个系统的裸奔。他们一边用“没有问题”当口号,一边用公权力清洗证据;一边对“寒门”高筑门槛,一边又对“门阀”大铺红地毯。
没问题,没问题你们为什么要藏论文?说没问题的人,你敢去让董袭莹帮你做一次手术吗?本科经济学,研究生医学,学医第二年直接上台做手术,你们特么的是在拿人命给她练手,却还要说这是后者的福气。
至于4+4有没有问题,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哪怕这个人是天大的领导。4+4的申请流程有多少寻租空间,我只谈一条:3封推荐信,其中1封是大学任课教师的推荐信,2封是生物医学领域副教授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信。
对一部分人苛刻的宛如神话的门槛,对另一部分人又仿佛根本不存在。
难道不是吗?这个门槛,对央企总裁父亲,大学副院长母亲,院士爷爷的董袭莹来说,连让她多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
可他们却管这个叫“公平”。
事实上,关于董袭莹的爆料还在不断增加,除了以上这些靠洗根本洗不干净的之外,还有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甚至是难以置信的。
但我想,那些恐怕也并非只是空穴来风。也因此,连媒体都发了声,说道:大家需要一个答案。
会有答案吗?即便会有,恐怕也只是和董袭莹一个人有关的答案罢了。这才是真正可怕、可笑的地方,既得利益者太多了,他们铁桶一块,牵一发而动全身,碰不得了。
所有人都在争论“有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却早已不只在于董袭莹,而是远远超越了她。
董袭莹引爆的,不过是这种现象本就该引爆的愤怒和不满。
允许一部分人只靠裙带关系,就能踏入别人用命换来的岗位;默认“能力”可以用背景背书,“公平”可以靠关系清洗;甚至连一篇30页的“博士论文”,都能吊打寒窗学子近30年的努力拼搏所积攒出来的精华。
真正刺痛人心的,不是她水平低,她水平低关我们屁事。
而是她可以一边水平低,同时又一路绿灯;不是她无能,而是我们无路。
想起增广贤文里一句话,有权有势真神气,无权无势被人欺。通俗易懂,至理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