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牛肉的朋友们看过来!在挑选牛肉时,排酸牛肉和不排酸牛肉有着不少区别。今天咱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牛肉究竟哪里不一样,帮助大家在挑选和烹饪牛肉时,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1、先讲讲加工过程不同。
牛被屠宰后,体内的细胞并不会立刻死亡,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排酸牛肉就是直接跳过去除乳酸这一步,被迅速推向市场。而排酸牛肉则会将屠宰后的牛肉,放置在特定的温度(0 - 4℃)、湿度和风速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通常为 24 - 48 小时),让肉中的乳酸逐渐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酒精,并随着肉表面的蒸发而排出,这就是排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肉里的微生物也会受到抑制,减少了变质的风险。
2、口感和风味不同。
不排酸牛肉由于乳酸的存在,会影响肉原本的香味。而且肉的纤维比较粗糙,烹饪后口感偏硬,咬起来费劲。相比之下,排酸牛肉的口感就好多了。乳酸被分解后,肉的酸碱度恢复到中性,肉的质地变得柔软多汁。烹饪时,排酸牛肉的肌纤维更容易被切断,入口鲜嫩多汁,香味浓郁,无论是煎、炒、炖,都能轻松驾驭,带来更好的味觉体验。比如煎牛排,排酸牛排煎制后,外焦里嫩,肉香四溢;而不排酸牛排煎出来可能又硬又柴,香味也不足。
3、在保存期限上,排酸牛肉同样表现出色。
由于排酸过程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排酸牛肉在合适的冷藏条件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一般能保存一周左右。而不排酸牛肉因为没有经过排酸处理,微生物容易滋生,保质期较短,通常只有 1 - 2 天,且变质的速度较快,食用前需要仔细检查是否变质。
4、价格上,排酸牛肉因为加工过程更复杂,品质更高,所以价格相对较贵。不排酸牛肉由于加工简单,成本低,价格也就相对便宜一些。不过,考虑到口感、营养和保存期限,排酸牛肉更值得购买,特别是对于追求高品质饮食的消费者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