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早7点,金凤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春耕行动”第三季第十二期集中执行专项行动。本次集中执行活动在宁夏法治报的支持下,在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本次专项行动执行干警共奔赴现场37处,拘传被执行人8人,拘留1人,执行完毕11件,执行和解7件,执行到位金额36.84万余元,5个平台直播观看56.6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执行干警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执行工作的双重使命——既要为胜诉当事人追回应得权益,更要在法理与现实间寻找平衡支点,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民生案件里的“敲门普法”

在马某与吴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申请人马某在清晨打来电话:“法官,我打听到了吴某的住处了!”这起历时2年的5.99万元借款案,因被执行人长期“失联”、名下无财产,一度陷入执行僵局。借着直播契机,执行法官带领团队直奔吴某住所地,一场精准突击悄然展开。


“各位网友,我们现在正在前往被执行人的家中,本案是一个民间借贷纠纷的案件,被执行人在借了申请人的钱后一直没有归还……”平罗法院挂职金凤区法院干部白方舟趁着前往被执行人住所地的途中,在直播镜头前向广大网友讲述这一执行案件的基本情况。

“咚咚咚”,老旧防盗门打开一条缝,被执行人妻子李某探出头来。执行干警亮明证件并说明来意后,征得李某同意进入屋中。李某哭诉称自己对丈夫吴某在外欠债一事并不知情,执行法官将调解书递给被执行人的妻子,指着落款日期解释:“2024年7月他自愿达成调解,每月还2000元,但一年多来分文未付。如果继续逃避,法院将会进一步对他采取更加严厉的强制执行措施,他会被列入失信名单,以后孩子考公务员、军校,政审材料上都要写‘父母失信’。”

这番释法让李某红了眼眶:“结婚后他从没说过欠钱的事,家里的家用都是靠我在外打工补贴的,每月工资养两个孩子,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还……”她立即联系到了吴某,要求其赶回家。执行法官告知李某让吴某到法院协调处理本案,在留下联系方式后匆匆赶往下一个执行现场。


上午10点左右,被执行人吴某和妻子来到法院,提出从下月开始每月向马某偿还2000元的请求。执行干警告诉马某,这个数额既能分期将钱还清,也能为吴某一家人留出必要的生活所需,马某却因为此前吴某曾答应要按期还款却“爽约”而表示不能接受。执行干警耐心解释道:“我们今天会做好调查,吴某的工作单位、工资我们都会依法查明,若再不履行,等待他的将是司法拘留的强制执行措施。”同时执行干警又严厉地告知吴某,今日先筹措一部分钱款,下剩的款项从下个月开始每月定期付至法院账户,否则将会对其依法采取拘留的强制执行措施。面对法律的威严和妻子的劝说,吴某坚定地承诺:“法官,这次我一定按期偿还,如果不按期偿还,你们就拘留我。”

这起案件的执行过程,入户时的“征得同意”是程序正义的细节坚守,释法时的“政审提醒”是贴近群众的需求洞察,调解时的“留足生活费”是平衡权益的司法智慧,无不体现着“善意执行”的民生逻辑。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强调的“涉民生案件执行要兼顾法理情”,执行干警没有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视为终点,而是借直播契机重启调查,做好“终本清仓工作”,用“不放弃任何一个线索”的执着,让司法温暖照进当事人的现实生活。

企业执行中的“查账释理”

镜头转向李某与内蒙古某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宁夏某能源有限公司执行案件,自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以来,被执行人公司一直以公司没有进账,暂没有能力履行为由推诿。

借助此次直播,执行法官来到被执行人公司的经营场所,但面对执行法官,公司财务称公司账户已经冻结,且近期并无业务,也没有进账,无法履行。多次沟通未果后,执行法官带着调查令直奔财务室:“根据规定,拒不提供财务资料可对公司罚款50万元,对责任人拘留15日,请配合依法查账。”当法警开始登记财务凭证,一直“失联”的法定代表人终于来电:“公司现在经营确实困难,我也一直在外面跑着收账,目前实在是没有能力偿还,给两个月时间,我们一定凑齐款项!”


面对企业的“求生请求”,执行团队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现场连线申请人:“企业仍有经营迹象,强制查封可能导致停产,能否给予宽限期?”在确认申请人同意后,法院作出“暂缓查封但冻结账户”的折中方案——既避免“办一案垮一企”,又以账户冻结形成履行压力。执行法官面对直播镜头解释说:“善意执行不是放任违约,而是给真正想履行的企业一个‘重生窗口期’。”

这起案件的处理,精准呼应了最高人民法院“灵活运用执行措施、护航市场主体”的要求。执行干警清楚:对暂时经营困难但有履行意愿的企业,“活封活扣”比“一查了之”更有利于实现“双赢”。当财务室的封条暂缓张贴,冻结账户的法律文书同步送达,刚柔并济的执行智慧既守住了“法律必须被遵守”的底线,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司法护航”的温度。


这场沉浸式的执行公开,既是对“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现场答卷,更是一堂全民参与的法治教育课。它让公众看到:执行干警不是“冷面执法者”,而是“解结破难者”——他们会在老旧小区的客厅里算清“生活账与信用账”,也会在企业的财务室前权衡“权益保护与生存发展”;他们既要用足拘留、查扣等强制手段打击“躺平式老赖”,也要以“留足生活必需、暂缓强制措施”等善意举措传递司法温度。

截至发稿,两案均进入实质履行阶段:吴某的首期还款已到账,企业的账户冻结手续同步完成。正如执行干警在直播总结中所说:“执行工作的价值,不在于强制措施的‘雷霆万钧’,而在于让每个当事人都相信——法律不会让‘诚实守信者’流血又流泪,也不会让‘规避执行者’逃责又逃债。”

直播镜头缓缓关闭,执行干警又接到新的线索通知。他们的下一次出发,或许是另一个清晨、另一处现场,但不变的是始终在路上的执着——让每一份裁判文书都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公平,这就是执行干警的初心所在。

来源:金凤区人民法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