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朝阳法苑
北京朝阳法院近日对一起涉及地标建筑“中国尊”的著作权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涉案酒类企业因模仿中信大厦(又名“中国尊”)建筑外形设计酒瓶,并在大厦周边投放广告、通过电商渠道广泛销售,被法院认定构成著作权侵权。两被告被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被判停止侵权、赔偿45万元并公开消除影响。
中信大厦全貌 © H.G._ESCH
中信大厦塔冠 © H.G._ESCH
中信大厦坐落于北京CBD核心区,建筑高度达528米,位列北京第一、中国第五、全球第十。
塔楼由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KPF操刀设计,灵感源自中国古代青铜礼器“尊”的造型。建筑通过圆角方形平面设计实现美学与功能的统一,底部宽78米,中部收窄至54米,顶部扩展为69米,既保留了青铜器“尊”的轮廓特征,又通过现代建筑语言重构,形成具有独特美感的艺术表达。业主方强调,该大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建筑作品,大厦抽象图构成美术作品。
中信大厦设计理念
原告中信大厦业主单位某投资公司诉称,涉事酒企未经许可将大厦造型用于酒瓶设计,主张其侵犯建筑作品著作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合理开支50万元。被告酒业公司辩称,酒瓶设计源于商周青铜觚尊,与大厦存在显著差异,且建筑本身缺乏独创性;经销商则表示已及时下架产品,不存在主观侵权故意。
中信大厦街道层视角 © Rex Zou
法院审理认定,中信大厦虽借鉴传统礼器元素,但通过建筑语言的转化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艺术表达,构成受法律保护的建筑作品。比对显示,涉案酒瓶在结构比例、线条特征等核心设计要素上与大厦高度近似,且创作时间晚于建筑落成,构成实质性相似。判决书指出,生产商侵犯了复制权、发行权等多项著作权,经销商则涉及发行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
庭审现场 / 图片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
此案成为国内首例将超高层建筑认定为著作权法保护对象的典型案例,对文创产品开发中的“蹭热点”行为具有警示意义。
据“朝阳法苑”称,目前该案件尚未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