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开展第五届上海高院机关“十佳青年”评选,10名优秀青年干警荣获“十佳青年”称号。
第五届上海高院机关“十佳青年”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十佳青年”评选以“邹碧华精神”为价值引领,以“奋斗为本,追求卓越”为精神内核,旨在选树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成绩突出的青年干警,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充分展现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良好精神风貌,为上海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积蓄青春力量。
前期,经过自荐推荐、资格审查、业绩审核等系列严格的评选程序,共有来自审判执行、司法行政、审判辅助等各个条线的16位青年干警入围正式候选人名单,经相关展示、评审等程序,最终产生“十佳”。
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叶晓晨,女,198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江苏扬州人,华东政法大学和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环境资源审判庭、执行裁判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
她曾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执行裁判庭、审判监督庭工作,遴选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后从事环境资源审判、条线“数字法院应用场景建设”等工作。近五年,她审理案件千余件,调解率等指标位居部门前列,发挥英语特长妥善处理涉外案件。坚持审判与调研两促进,10余篇论文、案例在《人民司法》等刊物发表,获评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二等奖、三等奖等,2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近20篇案例入选精品案例、中国法院年度案例、审判要览、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等。执笔的课题获得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执行论坛”二等奖等奖项,执笔案外人异议类案办案指南,撰写的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书多次获评优秀。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叶子,女,1989年9月出生,民革会员,汉族,江西弋阳人,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德国汉堡大学欧盟-国际法学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二级法官助理。
她在刑事审判领域深耕细作,辅助办理各类刑事案件近2000件,包括多起社会广泛关注案件,协助撰写的裁判文书获评“全国百篇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参与专项行动20余项,参与起草刑法、刑诉法修改建议稿5份,参与起草规范性文件19份,撰写类案裁判规则、证据指引、调研报告300余万字,有力促进刑事条线适法统一。执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等课题4项,撰写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执笔最高人民法院审判辅助培训教程,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华熙,男,1991年11月出生,汉族,上海市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学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司法警察,二级主任科员。
他荣获“全国法院司法警察优秀学员”,坚守刑事案件庭审保障一线,参与多起大要案保障,细化《刑事案件庭审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规范手册。同时,他是国家法官学院西安司法警察分院“特聘教官”,是上海法院司法警察人才库首批“二级教练员”。他钻研技能训练,多次全市送教,得到各警队好评。编写《警用武器基础原理》教案,获全国法院司法警察优秀教案一等奖。在一起小区火灾事件中,他挺身而出,运用专业技能,精准扑灭火源。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刘金妫,女,198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浙江丽水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涉外法治博士研究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二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她在基层法院扎根十年,主审案件500余件,精品案例3件。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期间紧扣“促进法律适用统一”的目标,制定适法统一工作五年规划,多项工作具有首创性,组织编撰类案指南、牵头制定涉疫情系列问答、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分歧研判机制等,“适法统一工作机制”获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项目。牵头法答网运行组织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肯定。撰写综合文稿、制定文件300余篇,执笔课题15个,4篇论文获全国奖项,在《法学》《东方法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2篇。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张梓垚,女,199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山东济南人,上海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干部处(人事处)干部科副科长、二级主任科员。
她扎根组工岗位深耕细作,参与调整配备干部数百余人次,认真细致做好每一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参与制定覆盖法院四类人员的业绩考核管理办法,配合组织全市法院法官择优选升、逐级遴选等重点工作;深度参与数助政工干部画像系统建设,牵头指导“要素式画像”等场景应用开发,实现三级法院3500余名干部个人画像精准录入。她坚持用改革创新思维破解难题,执笔多篇市委组织部重点课题、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课题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7次担任中央和市委专项工作联络员及院特色品牌活动主持人,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高玥,女,199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河北沧州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一级法官助理。
她坚持审管、审判两不误,执笔起草全市法院审判质效评估、专项督办等综合文稿、规范性文件等近200份。辅助办理民商事等案件500余件,参编出版著作5部,撰写论文10余篇,执笔课题10余项,论文获奖及优秀课题结项多次。全程参与上海数字法院建设,起草建设方案、设计大平台、优化“六步走”建设路径、统一报告模板规范、细化场景工作规程等。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唐若颖,女,199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上海市人,复旦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二级法官助理。
她辅助审理案件800余件,包括多起全国首例及疑难、复杂案件,撰写案例入选上海法院参考性案例,获评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优秀奖。辅助审理的2件案件获评上海法院100份“优秀裁判文书”、100个“精品案例”,2篇论文发表于《人民司法》《上海审判实践》。连续多年执笔上海司法智库重大课题、上海法院报批课题并获奖。参与筹备陆家嘴论坛“金融法治国际研讨会”、“长三角金融商事适法统一研讨会”,深度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落实工作,协助策划成立上海法院金融审判“融炬”党建品牌等。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庹云飞,女,1995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湖北十堰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破产审判庭)三级法官助理。
她辅助办理的案件获评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协助撰写的裁判文书获评“全国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她积极参与上海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工作,参与起草制度文件十余件,推动出台140余项改革举措,形成的对标改革任务方案及工作建议有效推动了相关工作。她兼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直属机关团委副书记,策划“沪法青年说”等多项青年活动,组织青年干警在2024年上海政法系统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韩文江,男,198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浙江萧山人,同济大学法学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秘书三科副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他有四级法院工作、锻炼经历。充分发挥以文辅政职责,搭建审判工作与决策需求的桥梁,及时报送经验做法、反映问题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积极投入上海数字法院建设,参与“数助治理”类应用场景开发,助力打造上海数字法院品牌。主审的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上海法院“四个一百”等,执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调研重大课题等12个,4篇论文在全国法院系统获奖,公开发表论文7篇。
第五届
高院机关
十佳青年
操政,男,199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安徽安庆人,上海大学法律硕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三级法官助理。
他服务保障20余项重大执行任务顺利完成。执笔起草执行类规范性文件10余件,执笔调研课题7项,获得学术奖励5次。在法宣阵地,深度参与《执行第一线》栏目策划,组织精选94件鲜活案例,记录下100余名执行干警的工作风采,视频全网播放量超2亿次。积极推进数字执行体系建设,主动与市交通委、规资局等单位对接,推动房地产、大沪牌等高频财产执行“一键式线上办理”,促进执行效能提升。
高院供稿部门丨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
文字:刘志超、李佩颖
摄影:陈洁
责任编辑:胡明冬
编辑:孙小敏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