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岁的电梯频频“罢工”,悬在老旧小区头顶的安全隐患如何破解?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恰似一场“及时雨”。
“旧梯更新”事关安全大事,记者获悉,截至3月底,闵行区共有529台老旧电梯集体“退休”,迭代更新。其中249台集中在新虹街道,另有两个集中换梯街镇分别是浦锦街道(188台)和莘庄镇(77台)。其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民生密码”?
5天92.3%同意率
“四方共治”跑出加速度
“电梯一抖,心头一颤”——这句爱博社区老住户的无奈调侃,在老旧电梯焕然一新后,终于成为过去。仅用5天达成92.3%业主同意率,3个月完成249台“超龄”电梯全面换新,这场涉及7723户的“垂直民生工程”,如何跑出加速度?
新虹街道房管机构负责人介绍,此轮全市范围内共有647台电梯待更新,其中闵行区有531台,新虹街道爱博一村、二村249台电梯纳入首批改造,约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以及闵行区的一半。
这些服役超15年的电梯长期面临老化、故障频发等顽疾,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为破解这一民生难题,街道创新建立“四组三会”工作机制——由协调、维稳、宣传、施工4个专项小组协同发力,依托居民代表会、议事会、楼组长会三级议事平台,仅用5天就高效完成两个小区249个楼栋7723户的意见征询,同意率高达92.3%。
施工中的“温度细节”更是令人动容,考虑到“旧梯更新”期间带来不便: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为高龄老人、特殊人群家庭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物业安保人员给独居老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送蔬果米油和垃圾处理等服务;社区志愿者帮助老年人跑腿配药、买菜等;施工单位提供软担架及24小时应急热线……
这同样得益于小区建立的四方监督机制。社区整合了物业、业委会、居委会“三驾马车”及居民代表成立监督小组,针对老年群体实施“错峰施工+精准服务”双保障机制,建立了“医疗支持、生活保障、精神关怀、应急援助”多元服务矩阵,确保了换梯的顺利进行。
爱博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次换电梯像“量体裁衣”,每个楼栋都有专属方案。施工队巧妙安排工序,将单梯施工周期压缩50%。验收也同步跟进,不耽误居民使用。
新电梯还装上了“双保险”,可智能监测,就像给电梯装上健康手环,24小时监测运行数据。此外,还具有预警系统,一旦发现异常,能提前发出警报,比老系统反应更快。
管理上也创新模式:物业依托智能管理平台实施动态监管,居委会通过“文明乘梯”主题宣传强化居民自治意识,业委会定期组织开放日提升监督实效,这样物业、居委会和业主三方合力,让电梯长久保持最佳状态。
目前,爱博一村、二村249台电梯已全面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
错峰施工+单元轮换
民主协商破解“选型难”
老旧电梯成功迭代更新的喜事同样还发生在浦锦街道的14个社区里。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该街道范围内的188部电梯全部更新投入使用。(相关链接:)
“施工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套‘精准预判—提出方案—征求建议—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浦锦街镇房管机构负责人介绍,比如,针对材料堆放难题,团队为每栋楼“画像”,动态调整存放点位;又比如,为保障居民日常出行,采取交错施工方式,保证每幢楼至少有一台电梯保持运转,相邻两个单元电梯轮流更新,有效降低电梯更新对居民的影响。
记者获悉,前期征询阶段,世博地区的高出租率与空置率状况曾给送达表决票带来了极大挑战。居委工作人员多方探寻业主信息,逐一核对地址及意愿,利用节假日与晚间时段错峰行动,最终成功完成了征询工作并100%通过了全部188部电梯的更新表决,为电梯更新项目的后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电梯选型阶段,居民众口难调,对品牌偏好、功能需求各执一词。工作人员组织多场电梯品牌说明会、功能介绍会,邀请居民实地体验,逐户上门倾听诉求,反复协商,最终达成共识,确定最佳方案。
老旧电梯的更新不仅是设备的更替,更蕴含着解决民生难题的智慧密码,每一台老旧电梯的成功更新,都是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其背后的经验与模式值得广泛借鉴,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从“修修补补”到“彻底换新”
特别国债助力闵行电梯革命
据了解,闵行区在用住宅电梯达19974台,其中15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8201台,占比41.06%,20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3957台,占比19.81%。随着电梯保有量增加,老旧电梯数量增多,居民换梯需求量较大。
闵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列入闵行区“大城小事同心攻坚行动——2024年社区治理重点破解难题”之一。闵行区通过专业培训、争取补贴资金、创新模式等多项举措,全力破解住宅小区老旧电梯安全隐患,为居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据悉,以往小区老旧电梯主要是以维修为主,但小区有限的维修资金不足以支撑电梯等大件项目的维修更新。因此在发现电梯安全隐患需要维修时,往往会因为维修资金问题,业主出资意愿不强烈,且安全意识不高、能拖就拖,导致电梯维修不及时、不到位,最后电梯小“病”成大“病”,易发生电梯安全事故。
2024年8月,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的政策下达,相关补贴资金助力老旧电梯隐患整改。
申报项目支持依法依规建设的住宅楼中已办理使用登记、使用年限长、配置水平低、运行故障率高、群众更新改造意愿强烈的电梯进行更新。重点支持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优先支持使用20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实施更新,补助标准为更新电梯每台定额补贴15万元。
2025年项目应为未开工或2025年1月1日以来开工建设的在施工的电梯更新任务,已完工的不得申报。且实施更新的电梯单台投资须大于15万元。
此外,居民就电梯更新方式、出资方案、更新后管理及维保方案等应达成一致意见。
区房屋管理局积极响应、主动跨前,动员街镇(工业区)摸排上报579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占全市总量的71%)。经市相关部门批准,2024年11月闵行区获批补贴531台(占比全市总量的82%)。为保障工程进度,区房屋管理局和相关街镇挂图作战,共同推进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
针对部分未达安全评估标准但居民更新意愿强烈的小区,闵行区探索专家论证模式,科学评估更新必要性,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
区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根据加力扩围的要求,闵行区将继续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下,持续提升居民生活安全指数。
记者:李逸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