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林阿伯称,岳父的房子拆迁,经过家庭内部协商,他的女儿阿丽本应获得15万元补偿,但这笔补偿拖了近一年还未兑现,林阿伯希望通过调解,和家庭成员进行沟通。
01
三位小舅子分得房产
承诺给予阿丽15万元
今年80岁的林阿伯告诉记者,前些年他岳父的房子征迁,拆迁办需要他妻子的死亡证明才能办理手续。于是林阿伯的小舅子联系他,希望配合办手续。
林阿伯称,因为妻子早于岳父去世,所以妻子所继承的份额由女儿阿丽代为继承,经过家庭协商决定,阿丽一方放弃房产继承,几位小舅子分得安置房后,共同补偿阿丽15万元。
林阿伯表示,由于阿丽身在外地,只能由他代替阿丽出面沟通。如今几位小舅子都分得了房产,但是当初答应给予阿丽的15万元却迟迟未能兑现。
02
叶阿伯:15万元承诺有效
但阿丽无法完成公证
调解小组通过电话联系上林阿伯的其中一位小舅子叶阿伯,他承认此前协商过补偿事宜,但因安置房产权仍登记在其父亲名下,需先办理继承公证手续才能给补偿款。
根据林阿伯与叶阿伯于2024年3月共同签署的遗产分配协议书,阿丽自愿以得到15万元货币的方式获得相应补偿,支付时间将在阿丽完成放弃继承权公证或法庭继承诉讼调解后两日内。叶阿伯称,家人曾与阿丽共同前往公证处签署放弃继承声明,但因阿丽“对家庭情况表述不清”,申请被驳回。
叶阿伯称,他们几兄弟已经年迈,关于房产继承的手续都交给了侄女阿娟来代办。阿娟称在办理公证时,阿丽无法与公证员正常沟通,导致公证无法完成。
为了求证此说法,调解小组联系了阿丽的儿子,他表示,阿丽的自理能力有限。
那么,如果在办理房产公证过程当中,家庭成员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是无行为能力人,程序还能否进行呢?法律人士建议,林阿伯可以联系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委托具有资质的三甲医院的精神科,对阿丽的行为能力进行专业鉴定,由医院依据科学的流程和诊断的标准,出具阿丽是否具备正常民事行为能力的权威报告,推动公证流程的进行;其二,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家庭协商分配的协议、此前公证受阻的相关材料等,请求法院通过诉讼程序,来确认阿丽应继承的份额,借助司法裁判来解决这场遗产分配的纠纷。
调解小组将律师的建议转告给双方,阿娟表示同意,并再次承诺,待公证办妥后,就将15万元转给阿丽。经过沟通,双方约定了下次办理手续的时间。
调解小组提醒双方今后多加沟通,并主动咨询法律意见,促进问题早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