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王萌/文图


近日,社旗县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倾力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化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既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又维护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8年至2020年期间,南阳某公司向某医疗机构供应医药药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双方对账,某医疗机构下欠南阳某公司货款19余万元,南阳某公司多次催要无果后遂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吴志浩迅速展开工作,深入梳理案件脉络,并及时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吴志浩发现双方对欠款金额并无争议,但在还款方式和时间上存在较大分歧。原告因长期未能收回货款,对被告失去信任,坚决要求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而被告某医疗机构则表示,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无法一次性偿还全部欠款,且此前多次沟通无果,财产保全措施已对其日常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希望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面对双方尖锐的矛盾,吴志浩深知,简单的判决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他决定以调解为突破口,采用 “面对面 + 背对背” 的调解策略,在法律、情理和实际情况之间寻找平衡,力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在调解过程中,吴志浩始终秉持 “如我在诉” 的司法理念,一方面向被告详细阐释了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以及拖延履行可能带来的严重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也向原告说明被告目前的经营困境,希望原告能够换位思考,给予被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解决问题。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和协调,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原告同意解除对被告账户的保全措施,被告则承诺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分期偿还欠款。至此,该起纠纷得到圆满化解,达到了定分止争的双赢效果。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寻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下一步,社旗法院将继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不断强化调解工作,优化涉企诉讼服务,全力定分止争,高效快速化解涉企纠纷,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编审:赵勇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