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也就是2015年军改时提出中校可以退休,这消息一出来,可让不少战友激动万分。大家都觉得,这是职业化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能让经验丰富的中校军官有序退出现役,为年轻军官的成长腾出空间。
然而,十年过去了,中校何时能退休,从历史角度看,一直备受大家关注。我1998年军校毕业后分到部队,那时候中校正营级军官相对挺多。要知道,当年一个中校军衔能对应三个职级,分别是正营、副团和正团。我有个战友,军校毕业后分到西藏的部队,在旅里,中校正营职的科长就有好几位,基层的营长、教导员是中校的也不少。但二十二三年,甚至二十四五年军龄的正营职中校,距离退休显然还远得很,而且他们后续发展的潜力也有限。
2015年启动的军改,堪称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一次变革,其核心在于军官职业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优化退役安置政策,当时就提出了中校可以退休。但得注意,这里说的是“可以”退休,并非必然能退。
按常规情况,中校一般要晋升到上校才达到退休条件。毕竟30年军龄还处在中校军衔的情况比较少见,要么早早退役,要么到30年军龄且晋升为上校时才退休。
就像西藏有位人武部政委,是安徽人,30年军龄,上校军衔,担任人武部政委,就符合退休条件并选择了退休。但他已经不是中校了,要是中校的话,就只能等着转业,或者当年选择自主择业。
很明显,目前“中校可以退休”这个政策实施起来还是困难重重。从当下的趋势看,军队职业化改革仍在不断深化,相关政策也会逐步完善。2023年,《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出台,提到军官的退役方式更加灵活,包括退休、转业、复员等多种途径,但没有直接明确中校可以退休。
从地方层面看,自2025年起,全国开始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符合条件的职工能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退休时间。这一改革或许能为军队军官退休政策提供参考。如果中校真有机会退休,那确实是个很好的政策。
不过,对于当下众多中校军官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什么时候能退。短期内全面放开中校退休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渐进式调整。
也就是说,未来在一定条件下,比如依据岗位性质、服役表现、身体状况等,可能会允许部分中校军官提前退休。但总体而言,虽然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可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战友们可能得多些耐心,多些理解,毕竟强军之路绝非一蹴而就,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