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以后我妈走了,如果我身体不好,干脆喝农药死了算了。

这世界这么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第一句话是罗善学说的,第二句话是他妈妈韦绍兰的安慰之语。



1944年24岁的韦绍兰被日军抓,关在慰安所饱受摧残,回到家后发现自己已经怀孕。

一年后儿子出生,但因为身份问题一直被歧视、嘲笑,连个媳妇都娶不到。

曾几何时,罗善学萌生出“砍死亲生父亲”的想法......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01

1920年韦绍兰出生,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

有着父母的疼爱,童年时光还算快乐,不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

时间匆匆而过,当年的小女孩长成大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在父母、媒人的撮合下,她认识当地一个叫罗巨贤的男人。

小伙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可人胜在勤快老实,对韦绍兰也比较不错,模样长得也可以。

嫁入罗家后,婆婆对儿媳妇十分照顾,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



婚后没多久,韦绍兰生下一个女儿,未来准备再要一个儿子,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未来可期。

但,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尤其是在乱世之中。

40年代,抗日战争进入敌我对峙阶段,我方有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日军有针对性地实施扫荡。

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走到哪里就烧到哪里、杀到哪里、抢到哪里,无数人遭受荼毒。

1944年,一批日军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小古告屯扫荡。

乡亲们听到消息急忙向大山里躲去,毕竟鬼子恶名在外,一旦被抓住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带着女儿的韦绍兰,哪里能跑得过如土匪一般的鬼子,最终连同女儿一起被抓住了。

她本想自杀也不愿受辱,奈何看着襁褓里的女儿,还是狠不下心来。



连同韦绍兰在内的一7名女子,不久被送到20公里外的麻苓镇,这里有一个日本建造的慰安所。

慰安所里她每天给日本人洗衣服、做饭,时不时还要遭受日军的羞辱,可以说过得生不如死。

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情身体都发抖:不分白天黑夜地进来强J,一次进来五六个人,要两三个女的轮着来……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一个月后韦绍兰发现自己怀孕了,毫无疑问孩子是鬼子的,但父亲是谁不清楚。

成为慰安妇就已经无法面对丈夫了,如今又怀上日本人的孩子,该怎么办?这让她感到无比痛苦。

还有一件事情迫在眉睫,慰安妇一旦怀孕就没了价值,所以必须要在日军发现之前逃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韦绍兰不断寻找逃生的机会,终于在两个月后的一天等到了。

02

长期以来,日军以韦绍兰的女儿逼迫她就范。

三个月的时间里韦绍兰也很听话,平日里洗衣做饭任劳任怨,日军看她这么听话便放松警惕。

某天趁着日军不注意,韦绍兰抱着女儿从慰安所一个隐蔽的出口逃走,一直逃了三天两夜才到家。

本以为丈夫会心疼自己,然而却恰恰相反。

罗巨贤认为韦绍兰已经脏了,侍奉日军那么长时间,还回来干什么。

婆婆很能体会儿媳的苦处,劝儿子对媳妇好一点,只是罗巨贤对韦绍兰的态度十分冷淡。

或许是在慰安所里没有得到好的照料,女儿回来后不久患上严重的疾病,最终离开人世。



韦绍兰伤心欲绝,可这还不是最大的悲剧,因为肚子里还有一个日军的孩子。

遭受凌辱、女儿去世、丈夫冷淡、怀上日军的孩子......一桩桩一件件都刺激着她的神经。

多少次韦绍兰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都被人拦住或救了下来。

怀孕期间,家人曾找到郎中想打掉孩子,可韦绍兰的身体不允许。

同是女人,婆婆好心劝说把孩子生下来吧,强行打掉孩子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韦绍兰很难受,又无可奈何,只能顶着各种压力生下孩子。

几个月后一个婴儿出生,丈夫连看都不想看一眼,孩子的名字也不给起。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由别人起一个“罗善学”的名字,而这又是另一段悲剧的开始。

日军侵华战争对国人造成的影响很大,以至于十分痛恨日本人,直至今天都是如此。



罗善学有一半是日本人的血统,这不是他的错,可别人却不这样认为。

父亲不待见,稍有看不上眼非打即骂,还讽刺他是日本人的种。

同村人也看不上他,村里的孩子拿他开玩笑,平时称呼他为鬼子告(小名叫阿告)、鬼子崽。

罗善学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后来大伯告诉他母亲的故事,依然似懂非懂。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善学慢慢长大,从大屏幕上接触到日军侵华期间的禽兽行径,慢慢知道“慰安妇”、“鬼子”的含义。

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份,明白大家伙为何用那种眼光看自己,甚至痛恨母亲为何要生下自己。

03

三岁那年罗善学便因种种原因辍学在家,平时砍柴、割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给大伯家放牛。

即便如此懂事,依然不受父亲待见,在村子里备受人欺负。



后来,韦绍兰又生下一个男孩、两个女孩,因哥哥罗善学的原因,三个孩子经常被嘲讽,也不怎么待见他。

时间匆匆十几年过去,弟弟不堪受辱去外地做了上门女婿,两个妹妹结婚成家,平时很少往家里来。

曾几何时,罗善学自己也厌恶自己,甚至以喝农药的方式结束生命,最后被母亲发现救了回来。

1986年父亲罗巨贤去世,罗善学披麻戴孝送终,村里人看在眼里,对他的印象也有了改观。

看着别人的孩子都结了婚、成了家,母亲韦绍兰也替儿子着急,先后找了好几个媒人说媒。

只可惜,见的女孩不少,最后一个也没成。

不是女方看不上罗善学,就是女方的父母看不上他的出生背景,总之到最后都没能娶到媳妇。

这也不难理解,80年代老百姓对日本人依然很痛恨,谁会把自家女儿嫁给这样的人,不是往火坑里推嘛!



一次次的失败也刺激着罗善学的心,他也曾想过,若自己生下的孩子像自己一样遭受歧视,那还结婚干什么。

罗善学慢慢释怀了,之后与母亲相依为命安稳度日,日子很苦却生在平静。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否认慰安妇一事,声称这件事情缺少证据。

除此之外,日本最高法院也认定,日军并没有对中国妇女进行暴力侵犯。

国人听到这个消息愤愤不平,许多人志愿者组织在一起,在全国寻找日军的罪证,罗善学母子进入大众的视野。

那段记忆不堪回首,韦绍兰老人还是忍痛讲述出来,控诉日本人所犯下的暴行。

只可惜即便铁证如山,日军依然不承认侵华时所犯下的错误,后来母子两人的故事还被拍摄成纪录片,名字叫做《二十三》。

2019年韦绍兰去世,一直到死都没能等来日本人的道歉,儿子罗善学一个人孤独地活着。



曾几何时,罗善学勇敢站出来承认自己是慰安妇的儿子,面对记者提问他曾言:

我想亲手砍死日本父亲,让他为自己犯下的兽行赎罪。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他的内心有多狠......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