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慰安妇”幸存者的事!
你有没有想过,抗战结束快80年了,还有一些老人,默默背负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2024年8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在湖南平江县确认了两位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慧奶奶和李奶奶(均为化名)。她们的故事,就像一盏微弱的灯,照亮了历史深处最阴暗的角落。
慧奶奶因病住院。住院期间,慧奶奶与照顾她的当地志愿者回忆起自己在抗日战争时的往事
我蹲在南疆的路边摊啃着烤馕,翻着这份调查材料,心里想:这些奶奶的勇气,才是我们今天最该铭记的教材。
历史背景:战火中的湖南,女性的噩梦开始了
回到1944年,抗战进入胶着阶段。日军为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发动“一号作战”。湖南成为湘桂战役的主战场,长沙沦陷,平江县也在日军铁蹄下生灵涂炭。
那时,村里姑娘日子过得提心吊胆。除了烧杀抢掠,日军还干出了一件更丧尽天良的事——强征“慰安妇”。这个制度,是日军从1932年开始在亚洲各地系统推行的。据统计,中国受害女性超20万,遍布农村、城市,被抓、被骗、被囚禁,甚至不少人死在“慰安所”。
慧奶奶:为了“洗衣做工”被骗进军营,十几天后才脱身
慧奶奶,1928年出生于长沙。她性子爽利,爱笑,可一提到那段日子,立马眉头紧锁。
1945年夏天,她和母亲被伪“维持会”要求进军营“洗衣做工”,其实是被逼去伺候日军。没工资,每天都被盯着干活。
有一天,她被日本兵拧伤了胳膊,至今还有后遗症。更可怕的是后来:某天收工后,年轻女子被强行带入军营。
她回忆:“日本人没得羞耻,吓得我啥也不敢看。”十几天后,伪政权通知她不用再去,她才终于逃脱。她说得很直白:“不听话就要杀你脑壳,没得讲道理。”
李奶奶:地头干活被掳走,姐妹遭集体施暴
李奶奶,1927年出生于平江。她爱笑、健谈,可一提起1944年冬天的那一夜,眼里就全是痛。
那天,她正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见几十个日兵进村。她赶紧躲进沟渠,还是被抓到。当晚被押进村祠堂,和其他妇女一起被日军集体施暴
她记得有个叫“用姑娘”的女子被虐得昏死过去。第二天,她们被带着继续行军,晚上又在别处遭施暴。幸运的是,日军吃坏肚子,半夜撤退,李奶奶才得以逃回家。
事后,她才知道,那村原来是国军驻地。可能正是国军威慑,才逼得日军不敢久留。
这些故事,是慰安妇制度的缩影,也是历史的血证
研究发现,光是就曾设有172个慰安所,南京至少70个。妇女被骗、被绑、被囚,被迫成为“性奴”,生理和心理伤害终身难愈。
战争结束后,日本大规模销毁档案,妄图掩盖罪证。直到1991年,韩国受害者金学顺公开发声,“慰安妇”问题才引发全球关注。
而慧奶奶和李奶奶的讲述,就是对那段历史最直接的控诉
现实与守护:研究者与时间赛跑,真相不能被忘
慧奶奶不愿公开身份,说自己是“讲面子的人”,但她愿意为追责出庭作证。
李奶奶带着调查小组回到当年的祠堂,清楚地指出哪间房是当年被囚禁的地方。老人们也记得那时日军驻扎、用姑娘被害的事,甚至说她后来被救活活到了1970年代。
这些细节,拼起的不是故事,而是历史的原貌
自1993年起,苏智良、陈丽菲教授团队确认了418名中国慰安妇幸存者(含台湾59位),但如今,大陆在册仅剩9位,平均年龄超过90岁。
时间无情,抢救性调查每一位幸存者,都是在跟历史赛跑。
李奶奶。图片来自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不是她们要讲,而是我们必须记住
我始终觉得,守护这些历史,不只是为奶奶们讨公道,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这段历史像南疆的胡杨林,哪怕风沙扑面,也要顽强站立2024年研究中心为两位奶奶各发放1万元援助金,不是施舍,是一句“你们没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