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区都在治理污染,从治理河流污染到治理大气污染,都有很大的成效,但为什么现在还有污染严重的现象?
污染并不是一日来的,而是很多天积累才造成了污染,当然有的空气污染一天就能造成,只是人们没有觉察到罢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地方官员并不认真治理污染严重的现象,而是认为有经济发展就一定会有污染,甚至认为污染越严重,经济发展越快,创造的效益越高。这种畸形发展的策略很容易出现问题,尤其会导致土地、河流、空气的污染,也容易给人们身体带来很严重的健康问题。但资本已经布局医疗系统,早就等着人们得了病到医院去看呢。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治理污染,而不能仍然畸形发展。污染成了历史问题,到了现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要绿水青山,而不是单纯地只要金山银山。一些大城市治理污染效果显著,不但城市内的污染有了良好的改善,而且城区的工矿企业也有了很好的控制污染的办法。很多河流变清亮了,河流两岸种上了绿树,种上了花草,山上没有雾霾笼罩了,山体的轮廓变得清晰了。但一些小城镇仍然存在着污染严重的现象,有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一些地方要发展经济,仍然走以前的老路,要先污染后治理。明明有重污染企业出现,地方政府却不治理,反而保护这些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上的税比较多,而且可以提供很多就业岗位。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前提下,一旦重污染企业形成产业规模,就不好被治理,甚至不能被取缔。
地方政府要维护上税多的重污染企业,并不坚决取缔,也不关停,而是罚款完事。而重污染企业提供的税收比较多,创造的效益比较好,又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甚至可以买通一些政府官员,让他们通风报信,当然就敢肆无忌惮地开办下去。上级检查重污染企业的时候,有地方官员给重污染企业的领导通风报信,让他们关停,只当是没有这个企业,而检查的走了之后,重污染企业又会开工,有的白天不开工,晚上开工,排放了很多黑烟,废水排到了地下。越是这样,越不容易被发现,甚至很多重污染企业获得检查的豁免权。政府部门只是加大了洒水力度,加大了喷雾的力度,每天都让洒水车在路面上过,甚至从城区一直洒到村里,还要让喷雾的车每天在城区喷,尤其要在监控摄像头附近喷雾,让监控摄像头误以为空气质量是优等的,其实周边的空气都非常恶劣。为了进一步控制空气污染,政府部门会派出工作人员到村里,要求人们关停柴火灶,不要生火做饭,要用天然气,其实只是为了推广天然气公司的业务,却并不是真的要治理空气污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人们都烧柴火灶,为什么空气质量那么好呢?现在关停了柴火灶,烧天然气,为什么空气质量仍然那么差呢?
治理污染的工作总是舍本逐末,真正的空气污染源头是汽车尾气,是重污染企业排放的废气。现在汽车增多了,路面上跑着很多汽车,小城镇的汽车数量赶上以前小城市的汽车数量了,而且汽车尾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只不过人们看不见而已。倘若有人在车流滚滚的路边走上半天,回家摸一摸脸,再抠一抠鼻孔,就会发现都是黑色的粉末,那都是汽车尾气污染的缘故。重污染企业会排放废气,有的废气根本看不到,只能闻到,但没人提出来要改革,也没人付出实际行动,地方政府部门只当不知道。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工作原则也出现了一点问题,只有在上级检查或下级举报的情况下才会检查污染情况,而不会主动治理污染。人们明明闻着空气有异味,却没人举报,因为举报之后大多无果,也就没人举报了。倘若上级下了命令,要检查重污染企业,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就会通知重污染企业关停。等过了检查,重污染企业就又开工了,甚至在检查期间晚上开工,不耽误生产进度。
有的人素质比较差,焚烧秸秆,只要有一个人焚烧地里堆积的秸秆,就会造成一个地区的空气污染,但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没人举报,治理污染的部门也只当不知道,而空气却充满了烟气。还有人焚烧垃圾,一烧就是一夜,弄得空气质量非常差,但有关部门仍然是不知道的,或者假装不知道,而老百姓也早已习以为常。任凭洒水车天天洒水,喷雾车天天喷雾,老百姓都烧了天然气,也没有治理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非常严重,但上级得到的数据却是正常的,因为在监控摄像头附近,空气质量比较好,而其他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都很差。除此之外还有土地污染,河流污染,早已经成了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却没人注意,而负责控制污染的部门也只当不知道。或许,一些小城镇仍然在走老路,仍然要通过一些污染企业来创造利润,却忽略了治理污染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治理污染就要以雷霆手段,而且要重罚,一旦查到重污染企业的污染行为,就要罚得老板倾家荡产;一旦发现有人乱烧秸秆或垃圾,也要罚得他倾家荡产;一旦发现有人乱倒垃圾,往河流排放废水,也要罚得他倾家荡产。对于污染的治理与惩罚,仍然没有太多的法律条文可以遵循。地方政府又有保护主义思想,最终弄得一些地方污染仍然严重,却得不到有效治理。
要想彻底治理污染,就要推进机构改革,先在治理的人身上找毛病,把惩罚条文列入法律,而且要加大惩罚力度,严格执行,才能消除污染,减少医疗费用,确保人民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