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日前,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举办2025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深入探讨绿色低碳技术的迭代与模式创新,并发布《2025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环境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运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智慧化运营、零碳园区创建等多个应用场景。企业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实践路径,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日前,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举办2025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受访者供图
去年4月,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目标部署,环境商会联合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发布了《中国环境企业低碳行动倡议》。今年,商会组织开展了“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历经筹备、申报、梳理与审核等程序,筛选出25个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为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永表示,近十年,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治理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力。当前,应对全球绿色规则重构所带来的新挑战,一是要更加重视环境健康与风险的影响,二是要更加坚定地保持绿色转型的战略定力,三是要更加努力地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动能,四是要更加紧抓全球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认为,环境产业高质量转型路径涵盖从水和大气到固废弃物,从末端处理到全流程管控,从再生材料到绿色消费,从物质流向到碳流向,从单一产业到资本赋能,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等。环保问题需要突破末端处置的局限,以固废领域为例,当前正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构建新产业链,从而推动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
在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李其林看来,当前“双碳”目标不断深化,我国绿色发展已迈入政策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他说:“环境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需紧抓数智化契机,推动技术、管理和模式创新,实现节能减排与提质增效。同时,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及应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协作配套水平,增强价值创造与整体竞争力,融入绿色低碳经济,是实现产业跃升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