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 通讯员 司盼珍
近年来,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沾化分局以“蓝天常驻、碧水长清、净土安居”为目标,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总要求,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构建服务矩阵,擦亮“生态金招牌”,打造“宜商新标杆”,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营商环境优化双提升。
深化大气污染整治攻坚,实现空气质量提质进位。深化移动源污染系统治理。开展移动源专项整治,严查尾气超标排放、柴油货车OBD系统弄虚造假等行为,累计检查柴油货车70辆、非道路移动机械132辆。联合属地园区持续推进老旧车辆淘汰更新工程,截至目前,淘汰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462辆(剩余淘汰176辆),淘汰率72.41%,全市第1。构建扬尘污染多维防控体系。建立“巡查交办-整改销号-长效管控”扬尘治理机制,开展城区建筑工地、裸露地块每日扬尘专项督导,完成 37 个扬尘问题整改闭环。实施重点区域精细化保洁作业,对站点周边2公里范围内道路每日“六冲两扫”,人行道每半月清洗1次,外环路洒水抑尘频次提升至每日2次,严控春季扬尘污染。工业企业智慧智管智控。24 小时盯靠高值及小时超标异常数值,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溯源整治。累计走航溯源21次,整治问题62个。第一季度,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5,同比改善13.5% ,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41μg/m3、74μg/m3 ,分别同比改善22.6%、20.4%,优良天数76天,同比净增11天。
实施流域精准治污攻坚,推动水生态品质全域跃升。入海排污口备案管理。对26个入海排污口(规模化以下水产养殖排口22个、港口码头排口1个、其他排口3个)全面完成现场踏勘,实现责任主体备案管理全覆盖。河流水质排查监测。对全区6家涉水直排企业、3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多轮次监督监测和精准帮扶,重点针对潮河沿线开展河流断面水质超标隐患排查,累计开展巡河排查12次、集中采样监测15次、采集水样189个。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经济开发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分质调节池顶板模板已拆除,清水池、浓水池、高效沉淀池及臭氧催化氧化池垫层聚合物防水防腐砂浆施工完成,截至目前改造已完成总工程量的15%,预计10月份建成。1-3月,全区水质指数6.27,同比改善15.19%,改善排名全市第1。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促进生态安全全面夯实。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实施重点地块“调查-评估-修复”管理,完成5个重点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形成初审意见书及风险管控建议。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将23家企业纳入省级监管平台,实现排污许可与土壤隐患排查“双联动”覆盖率达100%。开展危固废智慧监管。完成15家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评估问题整改。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累计排查赤泥堆场2个,电厂粉煤灰库5个,均按要求采取三防措施。组织全区94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和42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企业完成年报申报及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推进农村生态振兴。整县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完成2024年度行政村环境整治市级验收,建立“月调度、季通报”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治理成效。先后打造11个特色乡村振兴片区,创建25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获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区,入选省督查奖励名单,获评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区)。
构建环境治理服务矩阵,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分类监管模式。推进非现场执法,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规范整治,实现守法企业“零打扰”、违法主体“全锁定”。现场执法频次同比减少53%,非现场执法比例达到65.31%。聚焦民生诉求化解。实施信访“接诉即-回访评估”闭环管理,累计办结群众信访75件,上级反馈重点信访12件,开展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异味扰民、噪声污染等“硬骨头”问题7件,群众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打造全要素服务矩阵。为5个新上项目确认总量指标,核发23张排污许可证,完成5个辐射环评批复,帮助3家企业完成环境信用修复。指导企业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纳入中央环保资金项目库2个,争取中央环境污染防治资金1067.93万元。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沾化分局集体连续两年荣获“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