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时期,因李世民推崇“王字”,整个唐朝300年,产生“全民学书”的盛景,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全都在练字,参悟“二王”笔法,书法氛围浓厚,根基扎实,人才辈出。


譬如著名的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皆生于唐朝,而且环境影响,当时不少文人的水平,胜过专业书法家,就像“浙江第一状元”——贺知章,他写的酒后乱书,毫不逊于张旭、怀素。


贺知章号称“诗狂”,《咏柳》、《晓发》、《回乡偶书》等诗词,脍炙人口,传诵千年,他同李白一样,热爱饮酒,2人乃是“忘年交”,李白不仅欣赏他的诗歌,对其书法,亦是赞不绝口。


他曾作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李白认为贺知章的书法逸兴,比肩王羲之,虽然这么评价,略显夸张,但是也在侧面反应,贺知章书法之妙


他存于盛唐,彼时不仅“王书”风靡,浪漫气息也占据着,书坛的主导地位,贺知章的笔法取自索靖、张芝、王羲之、智永等古人,气力沉着,肌理深厚,字字精到自如。


同时还有盛唐的烂漫之象,行笔灵活自如,姿态婉转洒脱,充满节奏,这种狂逸的风格,跟张旭、怀素不同,其字带有章草、篆隶的古意,体势娇小,笔笔刚柔尽备,饱含率性天然之美。


我们欣赏晚年时期,抄写的《孝经》,全卷共计1800多字,卷尾题有小楷,写道“建隆二年冬十二月重粘表”,起笔时从容儒雅,似春风化雨,行至中段,笔锋陡转,墨色飞动如急湍奔流,极具艺术生动性。


窦臮《述书赋》评价:“湖山降礼。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邕容省闼,高逸豁达,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

《会稽志》也称赞:“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鸟飞,虽古之张、索不如也”,可惜《孝经》真迹,早在明朝时期,不慎传入日本,之后献给皇室。


日本皇室视为“传家宝”,一直秘藏,近代存于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直到2006年,上海博物馆联合日本的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此帖得以回归,引起众人围观,时常临摹,既得正统“楷法”,还能感受古韵之美。


而今,我们对贺知章《孝经》,进行1:1超高清复刻,推出便携的经折装,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与原作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原作,市面独此一家,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