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好心陪同事去医院,借给他500元医药费,可他迟迟不还钱,微信把我拉黑了,人也失联了!我又提供不出他的住址等信息,法院没法立案,只能来找检察院求助!”
今年2月26日,浦东新区检察院民事与行政检察部门的检察官接待了外卖骑手小卢。当时小卢满脸沮丧,向检察官倾诉着心里的“疙瘩”,也有点忐忑:“这么小的案子,检察院会重视吗?”
好心助人却被“拉黑”
去年8月,小卢是一名外卖骑手队长,谢某是他的队员。一天下午,谢某在配送途中身体不适,接到消息的小卢立马陪同谢某去了医院,在谢某钱不够时,小卢慷慨解囊出借500元,谢某当场承诺一定归还。
后来,谢某回了老家,可当小卢向他追讨欠款时,谢某却一直推脱,甚至拒接电话,并拉黑了小卢的微信。这让小卢很是懊恼。
无奈之下,小卢希望通过诉讼途径追回自己的血汗钱。由于两人只是短暂的同事关系,除了能提供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小卢对谢某的户籍地址或常住地址等其他身份信息一无所知,没有被告的身份信息,法院无法立案。这让小卢犯了难,在法院的提示下,他来到了浦东新区检察院。
支持起诉让善意不被辜负
认真听取了小卢诉说的遭遇后,承办人对小卢说:“放心,一定帮你解决起诉难题!”这句有力的承诺让小卢的心稳了一大半。
法律规定,当弱势群体的民事权利遭受侵害,但因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或能力,无法提起诉讼时,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并在必要情况下帮助当事人收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的证据。
根据小卢提供的谢某手机号码,承办人第一时间联系谢某,可一听到是来询问其是否向小卢借款,谢某直接挂断,之后连承办人的电话也不接了。
在开具《协助调查通知书》后,承办人前往此前小卢陪同谢某就诊的医院,向医院了解到谢某确实于2024年8月14日因腹痛在该院就医,并查询到谢某的身份信息。随后,承办人通过浦东新区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联系公安机关,在浦东公安分局的协助下获知了谢某的户籍地址。
审查案件后,浦东新区检察院认为,小卢作为一名新业态劳动者,维权困难,诉讼能力较弱,而谢某的行为则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且性质较为恶劣,有损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气,该案符合支持起诉的条件。
“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支持起诉后,证据补齐了,案件很快进入了诉讼流程,在检察官陪同下,法院指导小卢填写了民间借贷“要素式”起诉状,顺利立案。
经小卢同意,案件被委托调解,谢某最终归还了借款,小卢撤回起诉,双方和解。
4月4日,小卢给检察官写了一封感谢信,述说了自己从好心借款,到被微信拉黑,最终在检察院、法院的帮助下讨回欠款的心路历程。
他在信中写道:“非常感谢检察官和法官的务实精神,事件虽小,但你们一样按照司法规章流程办理,真真切切维护我的合法权益,让我的内心终于平静下来。世界还是很美好的!以后遇到同样的求助,我依然愿意再次伸出爱心之手。”
再小的案件,也关系民生、民心。收好小卢的感谢信,承办检察官说:“我们不仅用法律讨回了一笔欠款,更守护了一份善意。”
原标题:《外卖骑手好心出借医药费,却被拉黑!检察院为他“撑腰”》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杨洁 通讯员 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