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法院的效率这么高,不用等到执行阶段就拿到钱了!”当事人赞叹道。

近日,我院三乡法庭通过“审执联动”新模式,成功化解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实现案结事了。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更为当事人省时省力,赢得广泛赞誉。今天,让我们走进这起典型案例,了解“审执联动”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案例回顾:从“对簿公堂”到“执前解纷”

因合同纠纷,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将中山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诉讼标的额达31万元。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高宇发现双方均有调解意愿,但对具体金额存在分歧。棘手的是,原告在诉前已冻结被告公司账户及法定代表人左某某的支付宝、财付通账户共计2万余元,而被告后续又有19万元货款被冻结,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

一边是原告急于回款,一边是被告急需解冻账户恢复经营,如何平衡双方利益?

高宇法官迅速与三乡法庭执行团队赵磊联动,在确认被告账户未被其他案件轮候冻结后,不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将已冻结的19万元直接划付给原告,剩余款项由被告分期支付,并同步解除账户冻结。方案一经提出,双方当即达成调解协议。执行团队仅用两个工作日便完成款项划付和解封操作,纠纷在进入执行程序前圆满化解。

案件结束后,被告左某某感慨道:“账户冻结后,供应商天天催款,公司差点停摆。多亏法官灵活处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原告代理律师同样竖起大拇指:“从调解到拿到钱只用了几天,这种效率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法院的创新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当事人专程送来锦旗,为三乡法庭的高效与温情点赞!一面锦旗,一声感谢,背后是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更是“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审执联动:

让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

三乡法庭的“审执联动”新模式,

究竟“新”在何处?

1. 审判与执行无缝衔接

传统流程中,审判与执行分属不同阶段,当事人需经历较长时间。而“审执联动”模式下,法官与执行团队提前介入、协同研判,确保调解方案具备可执行性,避免“调而不执”的尴尬。

2. 执前化解矛盾,减轻当事人诉累

本案中,法院在财产保全阶段已冻结被告资金。通过直接扣划款项并即时解封账户,既保障了原告权益,又让被告企业迅速恢复经营,实现双赢。

3. 节约司法资源,推动“抓前端、治未病”

三乡法庭通过审执联动整合资源,推动案件“调解即履行”,减少执行程序,既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又缓解案件积压。

法律护航:

创新背后的制度支撑

“直接从被告账户扣划款项是否合法?

是否会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

根据《关于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提前化解的工作指引》,若财产保全阶段已足额控制财产,审判部门可裁定扣划并通知执行部门直接划付,无需进入执行程序。

三乡法庭的审执联动模式,是深刻践行“枫桥经验”的缩影。从“对簿公堂”到“执前解纷”,三乡法庭用创新与担当书写了司法为民的新篇章。我院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引擎,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信!

壹法中山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高欣悦

一审:吴娟欢

二审:丁向娜

三审:林 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