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图据受访者

4月13日,“在场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四川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举行。


“在场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成立。

“在场主义”是中国当代自觉的散文写作流派,诞生于2008年3月,它引入哲学“在场”理念,构建了一整套严密的理论体系。

当天,举行了“在场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心”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创作、研究及创研兼容的作家和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丁帆教授和“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始人周闻道受聘为该中心名誉主任。


“在场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心”成立。

周闻道在会上介绍了“在场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核心理念。他指出,“在场主义”文学以在场、介入及批判性视角,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现实、人与个体主体和集体精神的关系,创作出众多有别于当代传统散文风格的作品。同时,该流派的理论建设也日益完善,展现出普世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在场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心主任刘传启表示,学院将以此次中心成立为新的起点,深化与国内外文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全力推动“在场主义”文学流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未来,在场主义文学创作研究中心采取“教学研三维结合”的创新模式,将“在场主义”的创作与研究紧密融入学院教学体系及特色学科建设规划之中,并计划每年举办2至3次学术交流、专家讲座及作品研讨活动,为文学爱好者提供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


“在场介入与当下语境下的文学”专题讲座。

成立大会期间,丁帆教授与作家、评论家、成都时代出版社副社长庞惊涛分别围绕“在场介入与当下语境下的文学”“文学的在场介入与美学追求”两大主题,举办了专题讲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