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著名作家、故宫学者祝勇推出全新作品《从故乡到故宫》,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99读书人共同出版。这部以童年视角呈现时代变迁的成长散文集,不仅是一位故宫学者对家国记忆的深情回望,也是一份献给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礼物。书中通过“沈阳军区大院”“辽宁建筑群”“圈楼回忆”等生动细节,勾勒出20世纪80年代的沈阳市井风情,展现了一代人的成长记忆与城市变迁。



一座故宫与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2013年,99读书人策划出版了“我们小时候”系列丛书,力邀当代华语文学界的大作家为小读者们写下自己的童年回忆,留下一个时代的“旧照片”。作家祝勇的《从故乡到故宫》是这一系列的最新作品,他不仅延续了“大作家写童年”的创作初衷,更以故宫学者的独特视角,赋予了这本书更深的文化内涵。祝勇出生于沈阳,父亲在军区政治部工作,特殊的成长环境让他的文字既有军旅家庭的严谨,又有东北市井的烟火气。书中的“圈楼回忆”“沈阳老建筑”“沈阳艺术宫”“于济川公馆”等篇章,不仅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城市变迁的珍贵见证。

在书中,祝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物质俭朴却充满欢乐的童年世界。祝勇在书中写道:“对沈阳故宫的记忆,连同我对历史、对古典艺术的兴趣,也已深埋在我的身体里,只不过我自己没有察觉而已,在北京故宫,那座巨大的宫殿里,才被一点点唤醒。”从故乡到故宫,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个少年在时代洪流中寻找自我、坚守理想的成长轨迹。

献给孩子的历史启蒙书

《从故乡到故宫》不同于传统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没有刻意营造童话般的想象,而是以真实、温暖的笔触,讲述一个普通孩子如何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成长,并最终与中华文明的瑰宝——故宫相遇。作为一个在时代洪流中不断追求理想的孩子,祝勇的成长足迹不仅是从故乡走向故宫的一步步努力,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

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祝勇的这本书,恰恰是以“童年视角”让宏大历史变得可亲可感。他写沈阳的圈楼、大院的邻居、冬季的滑冰场、露天的电影院,也写自己第一次看到故宫时的震撼。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使得家国情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点滴感悟,构成完整的生命故事。

《从故乡到故宫》既是一部充满温情的童年回忆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来说,这本书不仅能够引起情感共鸣,还能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思考。祝勇将个人记忆融入更大的历史语境中,让读者在阅读童年趣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时代变迁的历史回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潘政

编辑 丁皓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