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英勇的人民军队先后进行了多次改编,尤其是80年代,中央军委在邓公的主持下,一口气提出裁军百万。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为革命事业以及新中国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部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就比如,在1985年被撤销的第43军,第50军,第60军等部队,曾经都是人民军队中的头号劲旅。他们不仅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参与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

而经历百万大裁军,最后成功保留下来的24个军,在不久后全部改编成集团军。

在1985年,新改编的24个集团军,注入大量不同的兵种,如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等诸兵种形成的集团军,提高了部队综合作战能力,标志着解放军从单一兵种向合成化作战力量转变。

能够在百万大裁军中保留下来的部队,肯定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或者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部队番号得到了保留。



在1985年,有六个集团军驻扎在北京军区。

第一个:第24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解放时期的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核心军事指挥官,一直是开国中将王必成将军。他是华野三虎,个人的战术指挥能力,军事素养,在名将辈出的第三野战军属于是佼佼者)

第二个:第27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发展而来的,在27军的历史上,有两位核心军事指挥官。第一位是许世友,第二位是聂凤智,两位将军都是华东野战军的顶级名将)

第三个:第28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改编而成的,作战特点擅长打阻击,有着排炮不动,必是十纵队的说法)

第四个:第38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而成的,在第38军的历史上,先后有两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任职军长。第一位李天佑,第二位梁兴初)。与此同时,第38集团军还是80年代,第一个机械化集团军。

第五个:第63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改编而成的,它是解放时期,华北战场上的头号主力,更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部队,在铁原阻击战中,第63军打出了国威军威)

第六个:第65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多个不同的军合并而成的,集合了四个军的优良传统,及作战风格)



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广州军区,在1985年,下辖两个集团军。

第一个:第41集团军

(这支部队就是解放时期,东北战场上,擅长阻击作战的塔山英雄第四纵队,还是第四野战军的第五大主力军,拥有强悍的作战风格,及顽强的战斗意志)

第二个:第42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改编而成的,作为解放时期的二流部队,第42军能够得到保留,是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它成功脱变,成为驻守华南地区的岭南雄师)

负责西南边境的成都军区,在1985年,也是下辖两个集团军。

第一个:第13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发展而来的,而在第13军的历史上,两位核心军事主官,第一位是大将陈赓,第二位是开国中将周希汉)。

其实,在1985年,与第13集团军同属成都军区管辖的第14集团军,也是由第四纵队发展而来的。

因此,这两支部队也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的兄弟军,还是最擅长山中与丛林作战的两支集团军。



在1985年,驻扎在兰州军区的两个集团军,分别是第21集团军与第47集团军。

第21集团军是由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编而成的,这支部队作风强硬,善打硬仗,还是解放军历史上的甲种集团军。

第47集团军是由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发展而来的,而这支部队的重要军事主官是开国中将梁兴初。

南京军区是守卫东南地区的重要军事屏障,在1985年,有三个集团军,驻扎在南京军区。

第一个:第1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发展而来的,强硬的作战风格,让第一军成为公认的主力军。尤其是在解放西北的战斗中,第一军在军长贺炳炎将军的领导下,创造解放县城最多记录)。

第二个:第12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刘邓大军的主力,他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还是邓政委眼中最擅长打恶仗的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在名将辈出的第二野战军,算的上是一把尖刀)。

第三个:第31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发展而来的,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福建地区的重要武装力量,还是防台第一屏障)。



济南军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1985年有四个集团军驻扎在该军区。

第一个:第20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发展而来的,是华东野战军的尖刀,也是被大家一致公认的主力军,善于进攻,善于防守,是这支部队最大的特点)

第二:第26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发展而来的,是解放时期,山东战场上的攻坚豹子军,是公认的主力军)

第三个:第54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第44军,第45军,还有第43军第127师合并而成的。虽然,第54军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强硬的作风,让这支部队脱颖而出,成为反应最快的甲种集团军)

第四个:第67集团军

(它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2纵队,首任军长是韩伟)。

沈阳军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巩固守卫东北三省。因此,在1985年,有五个集团军驻守东三省。



第一个:第16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发展而来的,纵队司令员是上将杨勇。虽然,第16军的首任军长尹先炳犯了生活错误,但他也是我军战争史上的一员猛将,为解放事业以及抗美援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个:第23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发展而来的,曾在解放时期的华东战场上,创造歼敌数量最多纪录,是公认的主力军。与此同时,第23集团军还是唯一一个与英,美,苏打过仗的英雄部队)

第三个:第39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发展而来的,它是解放军历史上有名的常胜军,还是80年代的机械化集团军)

第四个:第40集团军

(这支部队是由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改编而成的,他是解放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旋风军,首任军长就是大名鼎鼎的旋风司令韩先楚)

第五个:第64集团军

(它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四纵队,首任军长是开国中将曾思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