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是一位从游击战争一路走来,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优秀将领。有人觉得他军事能力出众,但性格古怪、沉默寡言,难以相处。然而,这只是表象,实际上他重情重义。
韩先楚的秘书姚科贵,出生于 1936 年。尽管家境贫寒,父母仍坚持供他读书。朝鲜战争爆发,他与众多爱国青年报名参军。因年纪尚小,他未赴朝作战,而是进入军事学院培训。那时,韩先楚的事迹常被提及,姚科贵对其充满敬佩。
完成学业后,组织安排姚科贵去政治干部学校深造,意在培养他。但姚科贵主动要求去基层,组织将他派往第 28 军,可他觉得起点高,自愿成为连队普通战士。凭借出色表现,姚科贵职务不断提升。1965 年,他成为福州军区秘书。1967 年 3 月,姚科贵成为韩先楚的秘书。
韩先楚的办公室在战时指挥所西侧,姚科贵常在其身边工作。为方便,甚至露天办公。起初,姚科贵做好了吃苦准备,真正工作后才发现比想象更艰难。韩先楚常深入基层视察,姚科贵随行。有时,姚科贵睡梦中被敲门声惊醒,一看才知是韩先楚又要出门,比如有次才凌晨五点。那段时间,这种情况频繁发生,姚科贵几乎无休息时间。两个月内,他们跑遍 20 多个市、县。周末姚科贵想回家,却常刚出门就被召回。
跟随韩先楚视察工作绝非易事,作为秘书,姚科贵要做详细记录。1982 年韩先楚赴湖北视察期间,姚科贵笔记多达 80 多本,还有 500 多张资料卡。1969 年至 1984 年,姚科贵起草文稿 200 多份,字数达 115 万。韩先楚每次看到他提交的资料,都感慨不已。
1979 年,韩先楚任中央军委常委,姚科贵随其进京。多年相处,两人情同亲人。1986 年,韩先楚因肝癌住院治疗。1 月 15 日,他突然想起一事,打电话给姚科贵,让他和家人来武汉过年,因自己生日将至,一起庆祝。几天后,他再次催促。
在韩先楚 73 岁生日那天,姚科贵定制蛋糕,并代表韩先楚向来宾敬酒。韩先楚热泪盈眶,说道:“这么多年是我耽误你了。”姚科贵也泪流满面。不久,韩先楚致电余秋里,请求为姚科贵安排工作。10 月 3 日,韩先楚离世。随后,姚科贵被任命为装甲兵指挥学院政治部主任。
在战争年代,也有许多将领与身边工作人员建立深厚情谊的例子。比如,某位将军在战斗中负伤,身边的警卫员不顾危险,将他背下战场,悉心照料,最终将军康复,两人成为一生的挚友。
还有一位将领,在艰难的环境中,与参谋共同研究作战方案,参谋的智慧和努力为战斗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战后,将领一直关心着参谋的发展。
韩先楚与姚科贵的故事,展现了真挚的战友情、同志情,令人动容。韩先楚临终前的请求,不仅是对姚科贵工作的认可,更是对这份情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