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寇占领,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让广大知识青年大失所望,他们纷纷举起大旗,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其中有一位叫廖鲁言,建国后廖鲁言担任了农业部部长的重要职务,却在1972年冤死在狱中,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廖鲁言的故事。

1913年,廖鲁言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小店员家庭,早年时期的廖鲁言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经常参加学生运动,因此被学校开除,但廖鲁言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誓言,凭借刻苦学习考上了北平陆军军医大学。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国共两党针锋相对,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论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一个进步文学团体,取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向追求进步的廖鲁言成为“左联”成员之一,并担任北平市“左联”负责人。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廖鲁言积极组织学生南下进行请愿活动,回到北平后积极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却因此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关入大名鼎鼎的草岚子监狱,当时被关在草岚子监狱的还有我党的许多同志,廖鲁言和他们一起进行斗争,最终在北方局的营救下逃出生天。

此后,廖鲁言被派到山西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担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大队政治工作员,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和阎锡山的反共行为,廖鲁言积极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于1939年底被调到延安工作。

从1940年1月起,廖鲁言被调到中央统战部工作,并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王明的政治秘书,抗战后期,廖鲁言又被调到中央党务研究室,从事党的政策研究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廖鲁言参加了晋察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工作,在农业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后来执掌农业部打下了基础。

在此期间,廖鲁言还曾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的秘书。



1948年,廖鲁言出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参加了接下来共和国政权的筹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政务院副秘书长。

1954年,廖鲁言被任命为农业部部长,成为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二任农业部部长,协助周总理处理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和中央气象局的工作。

担任农业部部长期间,廖鲁言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工作第一位,并没有忽视农业的其他方面,在抓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体制问题的研究,对于人民公社的体制,廖鲁言也比较早地提出“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所有制”和实行社员生产责任制的主张,但受“左”的思想影响,该主张一直未能落实。

进入到六十年代,政治氛围空前紧张,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廖鲁言也深陷其中。

当时,康生等人制造冤案,将包括廖鲁言在内的61名同志打成“叛徒集团”,在专案组面前,廖鲁言大义凛然,毫不妥协,说:

“让我交待反毛主席的罪行,定我为叛徒,我不承认。我是拥护毛主席的,中央对我的历史很清楚。”



廖鲁言的抗争没有效果,依然被关入秦城监狱,并于1972年死在狱中,终年59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宣布为廖鲁言等人平反昭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