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持续推出“鲁医风采”系列,介绍山东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凝聚建设健康山东的力量,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图为李磊在进行内镜手术
从事胃肠病临床工作20余年,泰安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功能性胃肠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磊以“镜”为刃,在消化道疾病的微观战场上,用技术创新与人文温度诠释“大医精诚”,成为无数患者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在“微观战场”书写医者温度
“创伤小、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是李磊团队始终追求的手术目标。在功能性胃肠病科,内镜不仅是检查工具,更是治疗利器。2024年9月,李磊团队为年近花甲的朱女士完成黏膜下巨大脂肪瘤的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切除术。面对直径超3厘米的肿瘤,传统外科手术需开腹,而李磊选择在黏膜下层建立“隧道”,完整剥离肿瘤并保留胃壁结构。术后患者仅需数日康复,避免了长期卧床的痛苦。
消化道疾病患者中,70岁以上高龄群体占比超40%,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治疗如履薄冰。面对高龄、多基础疾病患者,李磊坚持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针对性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此前,一位合并心脏支架植入、长期服用抗凝药的食管早癌患者因外科手术风险极高,李磊组织心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制定精准抗凝过渡方案,最终通过内镜手术成功切除病灶。“既要治病,更要保命。”手术成功后,他更加坚定了这一理念。
“我们不仅要治病,更要让患者活得有质量。”李磊在团队中反复强调。针对顽固性便秘、胃食管反流等功能性顽疾,他在鲁中地区率先引进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检测系统,并创新开展肠道菌群移植技术,通过重建肠道微生态帮助难治性肠炎患者摆脱反复感染的困扰。
优质医疗点亮泰城阡陌
“一台成功的手术背后,是整个团队的智慧。”李磊常对年轻医生言传身教。在完成全市首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胆管镜取石术时,他与副主任宫健默契配合,一人操控内镜,一人操作胆道镜,最终在直视下精准清除胆囊管结石。“就像在血管里绣花,差一毫米都可能前功尽弃。”宫健感慨道。面对复杂病例,科室坚持日讨论、周总结、月培训制度,从术前影像分析到术后护理细节,事无巨细。“我们不仅追求技术突破,更要确保每个环节零差错。”李磊说。这种严谨作风让科室成为患者口中的“放心团队”。
对新技术的探索,李磊团队始终步履不停。从食管测压、胃肠电图到生物反馈治疗,科室已形成检查、诊断、微创治疗、康复一体化体系。“医学没有终点,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方向。”李磊表示。
在同事眼中,李磊是“永不停转的陀螺”——深夜驱车30公里抢救消化道出血患者,暴雨中蹚水赴乡镇医院指导内镜诊疗……致力于泰安市消化道早癌筛查,他带领团队深入乡镇,培训基层医师,通过义诊、早癌筛查和基层协作,每年帮助数百名患者实现早诊早治。“以前看病要开车好久到市区大医院,现在家门口就能查大病!”乡镇患者激动地说。
站在新起点,李磊为中心及科室定下目标:打造区域性消化内镜诊疗中心,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他计划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提升早癌筛查效率,并探索远程会诊模式为基层医院提供实时技术支持。
“医生的价值,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在于传递希望。”李磊说。在内镜领域深耕20余载,他用一把内镜刀为患者切开病痛的阴霾,用一颗仁者心守护生命的尊严与温度。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功能性胃肠病科,技术突破与人文关怀始终同行——这或许正是“医者”二字最好的诠释。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策划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