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买了一条狗入账,财务应该走什么科目?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可以让“财务小白”理解为什么做账不能一刀切,为什么绝大多数企业不存在假账。
非会计人员往往认为财务做账是标准答案,非黑即白。
实际上,一笔支出入账,有无数种选择,并且可能都是正确的。
以这条狗为例。
从功能上看,这条狗是看大门的,属于安保支出,
但是查税的时候,税务局不这么认为:卖狗的给你开安保类发票了吗?
事实上,大概率你连发票都没有。
所以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拼凑一些其他发票,比如餐费、汽油票等,进招待费或者办公费。
当然了,没有发票也可以入账(只是不能抵税),可以进
管理费用,然后做纳税调整。
延伸一下:
假如有宠物公司开具的正规发票,如何处理呢?
又分很多种情况。
如果你的公司是养狗的,买狗是为了繁殖用,那就是
生物资产;
如果你的公司买了狗炖了给客户吃了或者送人了,那就进招待费;
如果你的公司买了狗炖了给员工吃了,那就进福利费;
如果你的公司买了狗看院子,那就进管理费-安保费;
如果你的公司买了狗陪领导玩陪员工玩,那就进管理费-办公费;
如果你的公司买了狗用来拉磨......卧槽不会吧?
2、如果有人指责你写的文字是AI生成,你该如何进行有效自证?
自证没什么意义,我遇到一般是拉黑。
另外,现在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和AI一起创作,
我做个思路,写个框架,数据和论证过程让AI去找(用WPS灵犀比较多),AI写完了有时候不太满意再用豆包润色:
这类文字绝大多数人看不出AI味,甚至还会被认为“专业”。
我真正不需要AI的文字往往是跳跃性的,天马行空的,
很多人反而误以为是AI。
3、财务学vba还是sql?
都不用学,财务用到的那点VBA和SQL,
现在用AI直接自然语言对话就可以了,
比如曾经惊艳财务部的VLOOKUP,一句话的事:
4、关税的影响
进口端:
大家看看手头有什么东西是美国制造的。
按照原产地规则,苹果不算,小米也不算。
我查了下我的笔记本CPU是AMD的,
那原产地应该是台湾省。
可能受影响最大的是洗浴中心(对不住凯迪拉克车主)?
进口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
出口端:
2024年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4%左右,
其中主要是手机、平板电脑为主电子机械类产品,金额达1.5万亿人民币。
服装玩具类传统外贸总额已经下降到不足1万亿人民币。
出口端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大,不过电子机械类已经是高税率,大部分企业都有了备胎。
这些消费完全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和向欧洲、日韩转移一部分产能来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如何提升消费?我认为是时候改善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