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8万亩早春蔬菜进入全面上市期,在全县各个蔬菜种植坝区,菜农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摘新鲜的蔬菜供应市场。


菜农们采摘蔬菜。

连日来,在罗甸县龙坪镇坪寨村蔬菜种植坝区,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茄子、小瓜挂满枝头和藤蔓。十几名工人忙着采摘、搬运、装箱、打包蔬菜。种植基地旁,各地收购商也如期而至,收购新鲜时令蔬菜,保供市场需求。

“我来罗甸收购蔬菜七八年了,今年我来罗甸收购了20吨蔬菜,全部运往贵阳销售。”蔬菜收购商叶海春说,现在贵州只有罗甸的早春蔬菜全面上市,品种很多,品质也很好,很受市场欢迎。


分拣装箱的茄子。

据了解,龙坪镇坪寨村蔬菜种植基地是该村村民罗庭志带领同村3个村民共同成立的蔬菜种植合作社运营,通过流转村民土地,按照早春蔬菜—夏季水稻—秋冬蔬菜“菜—稻—菜”一年三熟制立体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同时,基地升级了智能灌溉系统,配套蔬菜越冬大棚,采用棚架栽培技术等,不仅让蔬菜提早上市,也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今年,我们流转村民土地160多亩,主要种植的是小瓜、茄子、辣椒等,现在蔬菜基本实现全面上市,今年预计产值在100多万元。”龙坪镇坪寨村蔬菜种植户罗庭志介绍,他种植蔬菜已经有8年了,常年聘请二三十个当地村民种植蔬菜,每年发放工人工资五六十万元。

“我和妻子在基地种植蔬菜六七年了,一天有100元的收入,每年能做工200多天。”龙坪镇坪寨村村民毕启周说,由于年龄大了,他外出务工不便,就近在村里面种植蔬菜,对于他来说,很是不错。


分拣装箱的小瓜。

与此同时,在罗甸县逢亭镇床井村600亩蔬菜种植坝区,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红绿相映,鲜红饱满的西红柿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动作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箱,将打包好的西红柿装车发往贵阳、四川等地。

“我们在床井村大棚基地种植了270亩西红柿,目前已经开始采摘上市,第一批采摘了30吨。”床井村番茄种植基地负责人付加平介绍说。


龙坪镇坪寨村蔬菜种植坝区。

作为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贵阳市和贵安新区蔬菜保供基地,近年来,罗甸县充分利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等资源禀赋,按照集约化育苗、规模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等措施,促进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今年年初以来,罗甸县通过提前备足农资,派出3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指导服务,为蔬菜产业的迭代升级保驾护航,全面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绿色餐桌”。

“目前,罗甸县28万亩早春蔬菜已经采收上市,主要品种有茄子、黄瓜、南瓜等。”罗甸县蔬菜发展中心副主任夏志辉介绍,为确保早春蔬菜长得好、卖得俏,他们将持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蔬菜田间管理,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产销对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长势喜人的蔬菜。

据了解,2025年,罗甸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主要品种包括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等,预计总产量将达到69万吨,总产值达21亿元以上。(图/文 黄呈慧、王冬至、王常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