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山东滨州果树栽培新技术,速来围观!

韩 浩

设施果树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进行栽培的果树 。这种栽培方式包括温室、大棚等保护性设施,以及使用现代技术如滴灌、施肥机等来优化生长条件 ;可延长或调整果实的成熟期,以实现反季节生产,提高果实品质,并增加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施果树栽培因具有高效益和可控性强的特点,在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山东滨州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在冬枣(图 1)、火龙果(图 2)、葡萄(图 3)等设施果树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如何进一步优化栽培技术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山东滨州地区设施果树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果树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图1 下河乡郭宁精品冬枣示范园智能温控大棚



图2 高井村设施火龙果园



图3 前官庄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大棚



1 设施建造

园地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交通便利的地段,土壤条件以有机质含量在 2%以上、活土层深度不少于 0.5 m、pH 值4.5~8.0 为宜,但应根据不同果树品种的特性微调。地下水位应保持在 0.6 m 以下,以防止根系长期浸水。地形方面,平地和低丘缓坡均适合建园,以便于管理,同时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实施。

设施建造方面,大棚的设计和构建是核心环节。大棚的规格需要根据果树种类和生长需求进行合理规划,一般以长度 30~60 m、宽度 8~12 m、高2.5~4.0 m 为宜。大棚骨架(图 4)可采用具有优良的抗压、抗拉和抗弯性能的热镀锌钢管或钢筋混凝土柱,骨架间距一般控制在 2~4 m。覆盖材料直接影响大棚内部的光照和保温效果,一般使用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耐老化且抗冲击的塑料薄膜(厚度为0.1~0.2 mm)或 PC 板。顶部及两侧设置通风口,尺寸可根据大棚规格调整,一般为 0.5~1.0 m,并可根据需要安装手动或自动通风设备。最后,应配备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系统、温湿度监控设备及遮阳网,以用于环境调控。

图4 温室大棚骨架示意图



2 技术优化与应用方法

2.1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是设施果树栽培中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关键技术。由于设施内部环境相对封闭,自然授粉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措施。人工授粉不仅能显著提高结实率,还能改善果实的均匀度和商品性,是设施果树栽培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在授粉时,应密切关注花期动态,选择花朵完全开放且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段进行操作。授粉方法可根据果树种类和花型特征灵活选择,常用的有小毛刷沾取花粉直接点授、喷雾器喷洒花粉悬浮液等。

2.1.1 小毛刷沾取花粉直接点授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具:准备干净的小毛刷或棉签,确保没有残留的其他花粉或者污染物。 (2)采集花粉:在雄蕊完全开放后,用小毛刷轻轻扫过雄蕊收集花粉;或者可以提前将花朵的雄蕊剪下,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待花粉自然散落收集。 (3)授粉时间选择:选择晴朗无风的日子进行授粉工作,最佳时间为上午露水干后至中午之前。 (4)授粉操作:用沾有花粉的小毛刷轻触雌蕊柱头,确保花粉能够均匀地黏附在柱头上。对于每一朵需要授粉的花重复上述步骤。 (5)清理工具:每次授粉结束后,清理毛刷上的花粉,避免不同品种之间交叉授粉。

2.1.2 喷雾器喷洒花粉悬浮液的操作流程 (1)准备花粉悬浮液:按照一定比例(视果树种类而定)配制花粉悬浮液,通常会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以帮助花粉更好地分散。配好的悬浮液应均匀无结块,并且浓度适中。 (2)准备喷雾器:选用适合喷洒花粉的喷雾器,并保证其清洁无污染。 (3)授粉时间选择: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授粉,避开雨水冲刷。 (4)喷洒授粉:将花粉悬浮液倒入喷雾器中。对准需要授粉的花朵轻轻喷洒,使花粉均匀覆盖在雌蕊上。确保每一朵花都能接触到适量的花粉悬浮液。 (5)后续处理:授粉结束后,及时清洗喷雾器,避免残留物影响下次使用。

2.2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是设施果树栽培中调控树形、平衡营养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冬季修剪不仅能够优化树体结构,还能合理分配养分,提高果树的抗逆性和生产潜力。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修剪,此时树体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伤口愈合和养分储备。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合理的树冠结构,促进通风透光,调节新梢与果实的比例,为来年的高产优质奠定基础。具体操作时,应首先去除病虫枝、重叠枝和过密枝,然后根据不同果树品种的结果习性进行定向修剪。对于苹果、梨等以短果枝结果为主的果树,应注意保留和培养短果枝组;对于桃、杏等以新梢结果为主的果树,则需要适当疏除老枝,促进新梢生长。修剪强度要根据树龄、长势和前一年结果情况灵活调整,一般以去除 20%~30%的枝条为宜。此外,还应注意修剪工具的消毒,以防止病害传播。

2.3 人工破眠

人工破眠技术是解决设施果树休眠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设施内温度较高,果树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低温积累,导致春季萌芽不整齐、开花结果不良等问题。为此,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人工破眠处理。化学方法主要是使用打破休眠剂,如硫酰脲、单氰胺等,通过喷施树体来刺激芽体萌发。物理方法包括人工低温处理、刻伤等,其中低温处理可在冬季适当开放大棚,使树体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一定时间,常见设施果树需冷量如表 1 所示。在实施人工破眠时,应根据果树品种、休眠深浅程度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时机。处理时间一般在自然萌芽前 4~6 周,以确保处理效果。此外,人工破眠应与其他栽培措施相结合,如合理的施肥和水分管理,以确保树体有足够的营养储备支持萌芽生长。

表1 常见设施果树需冷量



2.4 温湿度调控

温湿度调控是设施果树栽培中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在温度管理方面,应根据果树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性,合理设置大棚内的温度范围。一般而言,生长季节应保持在20~30 ℃之间,休眠期可适当降低至 5~10 ℃。可通过开启通风口、使用遮阳网或加热设备等方式进行调节。湿度控制同样重要,过高的湿度容易导致病害发生,过低则会影响果树生长。理想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 60%~80%。可通过调节灌溉频率、地面覆盖和通风等措施来调控湿度。此外,还应注意昼夜温差的管理,适当的温差有利于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为实现精准调控,可结合物联网技术及自动化温湿度监测和控制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图 5)。

图5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案例(山东滨州智慧农业 控制系统-DX2415智慧农业设备)



2.5 病虫害防治

设施果树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策略,以确保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安全。首先,在设施环境中,特别要警惕灰霉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常见设施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通过适度修剪、科学施肥和水分管理等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增强树体抗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早期症状。在防治方法上,应优先考虑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如使用粘虫板、悬挂性诱剂或释放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当必须化学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使用。此外,还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

3 结 语

笔者在本文中系统地探讨了山东滨州地区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的优化路径及其实际应用策略,通过对园地选择、设施建造、人工授粉、冬季修剪、人工破眠以及温湿度调控等关键环节的深入分析,明确了各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为提升设施果树栽培水平提供了翔实的指导。本文有助于丰富和完善设施果树栽培领域的理论框架,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栽培方式中存在的产量不稳定、果实品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进而推动当地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当着眼于进一步完善现有技术体系,探索更多符合地方特色的创新栽培模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