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率部奔赴朝鲜朝鲜参战,从接到命令那一刻起,杨得志丝毫不敢怠慢,希望部队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朝鲜参战。

为了能尽快抵达朝鲜,杨得志丝毫不敢怠慢,第一时间集中19兵团,一切准备就绪后,第一时间率部北上朝鲜参战。

在去朝鲜的路上,为了不耽误时间,杨得志下令无论停靠任何站点,只能短暂休整,地方不得安排接待。



很快,部队抵达天津站,在稍作休息后,火车就要重新出发。

在这个时候,警卫员跑来告诉杨得志,部队专列被拦了下来。

此举,让一向脾气火爆的杨得志十分愤怒,立即前去查看,看看到底是那个人,敢在这时候拦截专列。

拦截专列的正是时任天津市委书记-黄敬。

那么问题来了,黄敬是什么原因拦截专列,两人之间究竟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杨得志和黄敬是老相识,1943年春天,那时候一场天灾对冀鲁豫军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让时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的 黄敬和杨得志商量对策,如何面对这场灾难。

黄敬向杨得志详细讲了冀中党组织和军队领导人民群众办救灾合作社的事,杨得志觉得这个合作社十分不错,高兴地对黄敬说:“办合作社,这个办法好!灾民有了组织,就不会外逃,社会秩序就可以稳定下来了。

在之后,经过一番动员和组织,很快在各地办起了灾民合作所,很快就有了十分不错的成绩,人民群众齐声称赞:“这会儿,俺们再也 不逃荒要饭了,共产党、八路军把死路变成活路,俺们得救了。



冀鲁豫军区恢复元气后,老蒋发起了三次反共高潮,一天,黄敬拿着朱老总向老蒋发出的 “抗议电”和主席为《解放日 报》写的社论

《质问国民党》,找到杨得志问:“全国都动起来了,我们怎么办?

杨得志接过电报看了一会儿,回答说:“我的意见是一个字:打!多打几个胜仗,用实际行动支援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之后,杨得志指挥八路军、民兵队伍迅速粉碎了对根据地危害最大的,国军李仙洲部的蚕食计划、接着又打败了日寇、伪军发起了围剿,在这期间黄敬负责的情报网,给与了杨得志最好的配合,在两人的互相配合下,杨得志指挥部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



1944年春天,杨得志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让他第一时间奔赴延安,保卫党中央,此项命令,让他正式和奋斗了五年三个月的冀鲁豫告别,这期间他十分舍不得,所以他连续好几个晚上没睡着。

在这个时候,黄敬赶来和杨得志告别,见到黄敬候,杨得志十分激动地说:“我是不愿离开同志们,但又不能离开大家”期间,两人约定在革命胜利后,一定要聚聚。

随后,杨得志率领部队奔赴延安,黄敬当年年底由于积劳成疾,赴延安治疗休养。

在之后的岁月里,黄敬历任晋察冀边区财经办事处主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等职务,天津解放后,黄敬被任命为天津市委书记。



杨得志则是参加了解放战争,并且在新保安战役中全歼了傅作义王牌部队35军1.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少将副军长王雷震,军长郭景云自毙身亡。

这一分别就是七年,由于当年的约定,所以黄敬才会在杨得志部队在天津停下来的时候,出手拦下列车,黄敬的举动,让杨得志有些生气,觉得自己这位老战友,没有给自己打招呼就拦截列车。

黄敬也知道自己这个老战友的脾气,所以在下定决心拦截列车的时候,他就放下了所有的工作,来到天津火车站,原本怒气冲冲的杨得志再见到老战友后,心中的怒火,瞬间消散。

两人短暂的叙旧,期间黄敬叮嘱杨得志抵达朝鲜后要小心,不可轻敌大意,同时为了表达歉意,黄敬准备了一些特产和慰问品交给杨得志,并让他给彭老总带一些天津特产大虾,随后两人挥手告别。

之后,杨得志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朝鲜。



得知19兵团抵达朝鲜后,彭老总特意去了一趟19兵团见杨得志。

半年前,彭老总离开西安,如今在朝鲜相聚,两人有说不完的话,期间杨得志拿出了黄敬给他的天津特产大虾,招待彭老总和他一起吃饭,饭间彭老总借题发挥:“若美帝侵华,何止大虾不保?”强调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生死之战,朝鲜的牺牲实为中国的屏障。

在朝鲜期间,杨得志指挥19兵团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并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从朝鲜回国后,杨得志先是到南京深造,随后在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的时候,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之后的岁月里,杨得志先后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在昆明军区司令员期间,杨得志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随后杨得志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职务。

1994年10月25日19时45分,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



老战友黄敬,在主政天津期间,为天津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随后他调到一机部任职,主管重工业的建设与开发工作。

然而,多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身体早就熬干,1958年2月10日在广州因病逝世,时年46岁。

如今,我们的安康生活,就是凭借着彭老总、杨得志、黄敬等革命先辈的努力和奋斗,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彭老总的忧患之言,皆在提醒后人:今日之安定,源于昨日之血火;居安思危,方能不负先烈,续写盛世华章。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