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其皖南部队 9000 多人奉命北移,在这期间,老蒋集中8万大军包围新四军,新四军经过七昼夜苦战,除2000人突围外,其他人全部牺牲或者被俘,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及参谋长周子昆不幸被叛徒杀害。
周子昆牺牲后几天何子友在一位同志带领下,见到了刘少奇和曾山夫妇,还没来得及喝水,何子友便询问了新四军军部下落。
刘少奇的脸色慢慢从战友重逢的喜悦,渐渐凝重起来:“被国民党包围了。”
“包围,冲出来了吧?”
接着,一阵沉默,随后刘少奇将一块怀表交给何子友,何子友一眼就认出,这是周子昆随身携带的怀抱,随后便一阵眩晕,昏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身边站了不少人,大家关切地问她怎么样了。
何子友十分坚强点头:“没什么,太累了,你们忙吧。让我一个人呆一会儿,我想想就好了。”
大家看到何子友没什么事情,便纷纷退去,再看到退出去后,她终于忍不住大哭:“子昆啊……你为什么不让我去,我干了这么多年侦察排长,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冥冥中她好像听到一个坚定的声音:“子友.快,快,继续战斗!她又拿起武器,重新投人到新四军工作之中”
周子昆牺牲的时候,何子友年仅28岁,已育有一女周民(后改名何民),战友们见到她独自一人带孩子辛苦,便希望她改嫁,然而她却十分坚定表示:“我的孩子永远姓周!”
那么,何子友和周子昆究竟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何子友,1913年2月5日,何子友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一个贫农家庭,由于家庭的贫困,在十岁的时候就给人家当童养媳,之后父亲被杀害,而后师从李德源习武,12年足不出户,习得排五毒殛手诸功。
20岁的时候参加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以骁勇善战闻名,曾徒手夺枪、夜袭敌军,以“铁拳女侠”之名威震川陕。
长征途中,她三过草地,啃树皮、饮雪水,却始终紧握枪杆,成为军中传奇,在抵达甘孜的时候,经何长公介绍认识周子昆,开始的时候,何子友以自己还好,等打完敌人后,在考虑自己众生大师。然而,周子昆也却以自己只要军事地图、作战计划、军事理论三个朋友,拒绝了何长公的好意,然而在这之前周子已经有一位妻子曾玉,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女团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妻子曾玉拖着怀孕的身体,跟随长征,便在长征路上生下孩子,何子友虽然知道周子昆有一位妻子,但是也知道她在长征时期失踪了,周子昆和何子友都知道曾玉在济南平角岭英雄就义了,
周子昆,大何子友12岁,24岁的时候跟随叶挺北伐,先后担任过排长、连长、营长,26岁的时候参加南昌起义,随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南雄水口等重要战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中央红军长征。
从两人的经历可以看出,两人都以事业为重,拒绝了何长公的撮合,两人的拒绝,并没有让何长公放弃,而是坚定了要把两人撮合为一对的想法。
所以,他有意无意的表示,让何子友在汇报工作的时候,也要向周局长汇报,慢慢地周子昆知道了何子友的过去,对不凡经历感到了佩服。
可随着,毛尔盖会师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让周子昆、何子友一起投入了反对张某焘错误路线的斗争中,一时间没办法顾及儿女情长。
三年后,周子昆已是抗大训练部长,在这期间,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这让何长公认为像周子昆这样的干部,接下来肯定会被重用,所以他觉得周子昆的人生大事不能再拖。
随后,他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也同意了何长公的建议,让他赶紧把这件事情办了,要打周子昆跟何子友一个措手不及。
在这之后,周子昆跟何子友约会了,期间周子昆表示:“我搞军事工作的,性格简单,不会说话,工作又忙,调动又多,跟着我享不了福,你认真考虑一下,不愿意就算了。”
何子友则是回复:“我枪杆子摸惯了,大字不识一个,让我当官太太,我不会当,你也认真考虑一下吧。”
一切简单又自然,没有如今的海誓山盟,也没有诗情画意,有的就是简单且自然的话语,很快两个有共同理念的年轻人,在1938年的夏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两人的工作忙碌、清苦,但是总体上算是和谐美满,两人每天在吃饭的时候才可以相聚,周子昆会利用短暂的相聚,讲述自己的军旅生涯,何子友则会将自己当妇女独立团侦察排长时候摸炮楼,抓舌头的故事告诉周子昆,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年轻人时常会被对方逗得大笑。
晚上的时候,周子昆都会抽空教授何子友读书写字,没事的时候,两人会到周围的小树林散步,这时候何子总是清唱一去,周子昆则是在不远处闭上眼,静静地听着。
然而,短暂幸福的日子没持续多久。
随着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中央决定抽调一部分人到抗日前线,1938年12月,周子昆被派往江南筹建新四军军部,临行前,何子友默默为周子昆整理行李,随后毛主席、林伯渠、罗瑞卿亲自为周子昆送行合影。
第二年9月,何子友也离开延安,前往皖南,这时候担任新四军教导队总队长周子昆十分忙碌,可就算如此,何子友也没有影响周子昆,而是带着女儿过起了集体生活,每当周末的时候,两人在回到周子昆身边,过着那快乐且幸福的日子。
可随着局势的恶化,新四军总部接到中央指令,为避免主力转移的时候不被拖累,干部家属子女、伤病员、女同志等非战斗人员优先转移。
部队转移的时候,何子友带着刚刚走路的女儿周民和周子昆告别,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这一别就是永别。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其皖南部 9000 人奉命转移,老蒋集中8万大军包围新四军,新四军经过七昼夜苦战,除2000人突围外,其他人全部牺牲或者被俘,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及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到泾县附近的赤坑山,躲在山顶的蜜蜂洞等待突围时,不幸被叛徒杀害,而这边是举世震惊的皖南事变。
之后,刘少奇将周子昆随身携带的怀表交给何子友并告诉周子昆牺牲过程,她瞬间天旋地转,晕了过去,醒来后,还安慰身边的战友,好何子友迅速恢复力理智,安慰了身边战友,表示还有任务,和没有完全的事业。
周子昆牺牲后六个月,何子友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周林,在这时候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和她和周子昆的孩子的养大。
然而,想要养活两个孩子并不容易,战友们对此很是心痛,纷纷都希望她能改嫁,然而她却十分坚定表示:“我的孩子永远姓周!”
在这之后,她对姐弟俩要求十分严格,让她们一定要学习好文化知识,让姐弟俩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解放后,周民和周林到了读书的年龄,随后安排他们进入普通学校读书,在学校读书期间,何子友时刻提醒孩子,不要告诉大家他们是谁的孩子,因为在何子友眼里:“领导干部的孩子没特权!”
在这之后,周民和周林两姐弟,一个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并退休,一个则是在桂林象鼻山脚下的181医院工作到退休,用平凡的岗位延续父母的传奇。
1985年9月3日,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在泾县云岭开馆,,在全国各地的新四军老战士前来参加。
盛会结束后,一位老人是周子昆的夫人何子友;一位老人是当年在蜜蜂洞里逃生的黄诚,签订前往项英和周子昆牺牲的蜜蜂洞看一看。
随后一行人便顺着山路上山,探望当年两人牺牲的地方。
面对人迹罕至及高山峻岭,何子友没有丝毫退缩,而是拄着拐棍,已朝山中走去,60岁高龄的黄诚紧跟其后。
整条山路险峻且树高林密,但是所有人都没退缩,而是一步步上前走。
忽然间,天色暗淡下来,乌云四合,大雨倾盆而下,大家慌忙躲到两处石壁下,黄诚这时候认出这当年掩埋烈士遗体的地方。
大家肃立凭吊,久久无声。
何子友坐在乱石堆上,潜然泪下……
雨小了,大家又走了约摸 200 米左右,拨开树枝,一个黑乎乎的洞跃人眼中-蜜蜂洞,而这里边是周子昆牺牲的地方。
当年,周子昆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埋藏在离洞约100米处的一个石坝里,用石头盖住,解放后被安全转移到南京雨花台安葬。
2016年2月22日,何子友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岁,,临终前仍念叨:“子昆,我来找你了......”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