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郧西烟区,生机盎然。广袤的烟田上,一台台起垄机在晨光中轰鸣,翻起层层均匀的烟垄,混着泥土清香的气息在晨雾中氤氲弥漫,机械的轰鸣与烟农的笑语交织成一曲春耕交响乐。育苗大棚内,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排列着,一片翠绿,烟苗们茁壮成长,叶片翠绿欲滴,茎秆粗壮,饱满而富有生机,每一株都蕴含着无限的生长潜力,诉说着春日的希望。

机艺融合释放新动能 破解作业关键难

“往年起垄全靠人工,遇上春雨绵绵,泥土粘脚,耽误农时不说,还累得腰酸背痛。”在关防乡二天门村,有着多年种烟经验的老欧感慨道。郧西县地处鄂西北山地,部分烟田分布在坡耕地上,传统耕作方式面临人工起垄效率低、耕作层破坏严重等诸多困难。

为推动“以机适田”向“艺机相适”转变,郧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深入推进“机艺融合”战略。通过举办赛马选型活动、邀请机械生产厂家实地演示等方式,积极促使烟叶生产关键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

今年3月,郧西县局(营销部)联合县农机服务中心等单位,在二天门村等召开了农机更新与技术服务现场会。县农机服务中心利用各类农机现场开展整地、开沟、施肥、起垄演示操作,并大力宣传农机购置、换新、作业和报废补贴政策,为烟农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

“换上这个新机器,效率真是高啊!你看这短短十分钟,这一块地就全整好了,比之前省了不少时间!”烟农杨哥看到新机器的表现,十分感慨。

“没错,现在以旧换新还有补贴呢!目前国家的补贴政策非常好,是一个购入机器的好机会。如果购买大型的机器,不仅报废的机器能够得到补贴,新购买的机器还能按照比例得到一部分补贴,真是实惠又实用。”

“这场现场会真是及时雨啊!我的机器前不久出了点小问题,这不刚好给我修了,我还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呢!”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烟农们踊跃参与、积极交流使用心得,每个人都收获颇丰。现场成功安装农机北斗3台,农机换新12台,为烟农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织密护航网 精准种植提品质

在羊尾镇育苗棚内,技术员小张正熟练地安装温湿度检测计。“过去我们靠经验管理,现在每个参数都有精准记录,以前温度预警需要靠腿跑,现在看系统监测就能一目了然。”

为准确掌握烟区土壤酸碱度,郧西县局(营销部)详细制定土壤PH值普查工作规划,并组织开展土壤采集、分样培训。专班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烟田,利用电子PH计科学严谨开展检测工作,结合检测结果和地理情况,现场为烟农开出“施肥套餐”,提供科学种植指导。

“老陈,你看咱们这起垄深度必须要达到标准,这样将来才好移栽。”在响水村,技术员潘师傅正在进行手把手教学,确保烟农能够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推进标准化作业。

今年郧西县局(营销部)推出课堂教学新招式,从“我说你听”转变为“我做你看”,在每一个生产环节,身体力行为烟农做好示范,”。在农机使用方面采取“上门检修+现场教学”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烟农最后一公里,累计为烟农检修设备20余台次,调整起垄器尺寸15台,彻底解决垄型不均匀不饱满的问题。通过持续强化生产示范,提高烟叶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烟叶提质增效。


技术员正在为烟农检修起垄机。

联农带农共绘同心圆 铺就增收致富路

郧西县局(营销部)打造的“全周期服务链”让烟农吃下“定心丸”。从冬闲时的设施调试检修,到移栽田管期的悉心指导,再到采烤季的烤房建设,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的悉心指导,为生产种植保驾护航。在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下,生产效率和烟叶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今年新更换的起垄器在春耕中大显身手,大新川村的毛师傅赞不绝口:“以前起垄累得腰酸背痛,现在机械作业效率提高了不少!”

随着生产环节的稳步推进,郧西县局(营销部)积极响应推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政策号召,充分挖掘闲置资源的潜在价值,大力推动“粮烟经”融合发展模式。在保障烟叶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育苗大棚、烤房等资源,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业务;精心挑选适宜套种品种,推广烟田套种红芯蜜薯500亩、大豆980亩包菜200亩,实现烟农增收135万元,为烟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为烟农增收添了新的保障,真正实现了“一地多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秦巴山区的晨曦中,机械化耕作与绿色烟田相映成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从田间地头的机械轰鸣,到数字化精准科学管理;从烟农绽放的笑脸,到持续增长的烟农收入,郧西烟草人正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产业强、烟农富、乡村美”的振兴篇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金色烟叶正铺就壮美的时代新画卷。(图片由李冰清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