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大地,万象更新。广阔的田野上,整齐划一的农田如棋盘般延展,纵横交错的沟渠中清水流淌,笔直平坦的机耕路贯穿田间。农机轰鸣,来回穿梭,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
近年来,房县局(营销部)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建设步伐,通过技术创新和农机应用推广,有效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为推进烟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烟田宜机化改造后的烟田
“以田宜机”,攻坚烟田宜机化改造。
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地形复杂,山地占比达82.3%,特殊的地理条件给农业机械化推广带来挑战。
为突破这一制约因素,房县烟区严格落实基本农田和基本烟田保护制度,通过稳固核心种烟区域,完善水利、道路配套设施,以 “打通农机下田最后一公里” 为目标,全力推进烟田宜机化改造,为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筑牢硬件支撑。
同时,积极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实现合理轮作与连片种植,促进“烟叶+N”多元产业互补发展,打造出百亩片、千亩方的集中连片烟田,大幅提升规模化水平。
“这片田块完成高标准烟田改造后,田间道路、沟渠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做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作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房县局生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研促融”,优选适配农机求转型。
为引入适配房县烟叶生产实际的先进农机装备,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房县局(营销部)围绕烟田整地、起垄等环节,组织开展烟叶生产农机 “赛马” 选型展示现场会,为优化烟叶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坚实基础。
图为农机“赛马”现场
农家“赛马”现场,机声轰鸣。农机制造厂家技术员操控着各类新型农机大显身手。起垄机平稳驶过,一道道整齐、饱满的烟垄随即成型,移栽开穴机与覆膜机紧密配合,移栽、盖膜等操作一气呵成。
观摩的龙白鹤镇烟农不禁感慨:“要是能用上这些机械,种烟可就轻松太多了!”
“以服促农”,优化农艺规程助减工。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对于野人谷镇烟农张志而言,烟叶病虫害防治曾是他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亲眼见证同村烟农运用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并取得良好效果后,张志终于放下顾虑,迈出了尝试现代化植保技术的第一步。
“这无人机看着是机器,用起来却比人工还灵活!” 谈及首次使用体验,张志难掩兴奋,“以前人工喷洒农药,两三亩地就得忙活三五天,现在无人机不到半小时就全搞定了,省时省力还喷得均匀!”
图为无人机植保现场
如今,搭载着先进技术的植保无人机穿梭于田间地头,化身智能 “植保员”,为烟叶病虫害防治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有效提升烟叶生产质效 。
同时,房县局(营销部)积极探索农业服务创新路径,将大农业领域的成熟技术引入合作社,推动烟叶生产向专业化、现代化迈进。其中,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便是这一探索的生动实践。
除此之外,还积极探索一站式烟农服务平台建设,畅通信息渠道,实现农机培训、一键派单、验收付费、维修保养等一体化服务。成立以烟农合作社为主,农机合作社、农机供货公司等社会化服务力量为补充,农机大户广泛参与的农机服务中心。
“没有机械化就没有烟叶生产的现代化,烟草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本土宜机化水平,推进烟叶生产向高效作业、轻松种烟迈进,奋力谱写房县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房县局(营销部)负责人表示。(图片由尼金玉提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