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在竖新镇响哃村,有这样一位勤劳淳朴、孝老敬亲的好儿媳,十三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公公,她就是陈菊。而今,她的事迹已成为街坊邻居的佳话,村里的人提起她,个个都点赞。


上午8点多,记者来到陈菊家,她正在给公公系上饭兜,准备吃饭。每天早上老人起床后,陈菊总会送上热腾腾的粥和鲜甜可口的小菜,等公公吃好后,再麻利地收拾碗筷。陈菊的公公今年98岁高龄。2012年,婆婆因病过世后,陈菊和丈夫施友康商量后主动将公公接到自己家里,精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我们兄弟姊妹共6个人,大家都很孝顺长辈。几个姐姐年纪大了,妹妹身体状况一般,弟弟家住得远,他们照料老人家没有我方便。”施友康说,自己和老婆陈菊就义不容辞地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陈菊和丈夫把自己的卧室搬到楼下。“老爸夜里起身不方便,我们可以随时过去。他有什么需要也可以直接喊我们。我们住在他隔壁,他心里也会安心。”陈菊说,老人每天换下的衣裤由她洗晒干净,每逢换季,她还会给老人家洗换被褥、席子等。



老人年岁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平日里,陈菊注意老人家的服药情况,每顿都会分好药片看着他服下,缺药了及时去医院配齐。老人有哪里不舒服,她总是第一时间和丈夫驱车陪老人去医院做检查。老人患有胃病,10年前做过手术,医生嘱咐在饮食上要软一点,陈菊就不厌其烦地熬粥给老人喝,做菜也尽量软烂。考虑到老人有痛风病需要忌口,陈菊还会精心搭配适合老人口味的菜肴。生活中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丈夫看在眼里,感到很欣慰:“她照顾我爸尽心尽力,我很感动。爸爸每年的生日,她总会买一件新衣服给老人换上,还会叮嘱小辈们回来给老人庆祝生日。”

13年来,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的身体状况良好,晚年生活充满幸福。公公和儿媳妇的关系也亲如父女一般。公公对外总说,自己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儿媳。

陈菊的行动,邻居们也都看在眼里。“一天两天容易,十几年坚持真不容易。”她也成为了村民口中称赞的好榜样。陈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尊老爱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

记者:石思嫣

编辑:顾佳丽

责编:李琳、焦倩倩

给我点赞和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