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市观察员

凌晨三点的杭州西站灯火通明,132张可躺式座椅见证着城市的温度。当昆明池公园的铁栏杆登上热搜,我们突然读懂:真正有安全感的城市,从不怕流浪者停留。


同济大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报告》显示,北上广深每年清理街头露宿者超20万人次,而杭州火车站连续三年设置免费过夜区,接待量年均增长47%。当某地市政工人给桥洞浇筑水泥锥时,西湖边的24小时图书馆正为外卖员提供热水。

昆山某社区公园的监控画面刺痛人心:长椅被焊上铁栅栏,保安驱赶露宿者的呵斥声回荡在夜空。这与杭州东站「旅客服务中心」形成鲜明对比——那里存放着农民工的铺盖卷,值班员会悄悄给带孩子的大姐多塞个面包。


东京新宿的胶囊旅馆启示录:89%的短期滞留者最终成为城市建设者。首尔清溪川的夜间收容所,让流浪汉转化就业率提升至63%。城市治理的终极课题,从来不是如何驱逐「不体面」,而是怎样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

当临沂扶老人被讹事件冲上热搜,我们是否正在失去最珍贵的信任?那些连夜清除桥洞被褥的市政车,可曾想过寒夜里该去哪找38.5℃的体温?

真正的文明城市从不需要创建标语,它会在深秋给环卫工发放发热鞋垫,在暴雨天开放政府大楼卫生间。这样的城市,你会害怕它被「黑」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