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想到法官能来村里断官司,这下不仅电费有着落,咱老哥几个还能继续一起下棋喝茶!”

随着四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相握,这场横跨十余载的电费纠纷圆满画上句号。固阳县人民法院用一场充满乡土温情的巡回审判,让法治阳光照亮阡陌乡间。

电费"糊涂账"牵动四邻情

年逾六旬的原告表示,多年前,出于对昔日好友的信任,他主动垫付了好友们的电费。秉持着“乡里乡亲不计较”的质朴观念,十余年间他从未主动讨债。然而,当他急需用钱尝试与好友们沟通解决此事时,其中两位好友却称记不清此事,拒绝认可债务。无奈之下,原告只能将好友诉至固阳县人民法院。

国徽下乡奏响"法理情"三重奏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在临时拼起的方桌上清脆敲响,一场特殊的庭审就此展开。

承办法官考虑到当事人均为农民,农事繁忙,往返法院不便,决定主动延伸司法服务,把法庭“搬” 至当事人所在村庄。同时,邀请村委工作人员一同参与调解。


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促进邻里和谐,调解团队创新采用“两剂良方”:法官开具“法理处方”明晰权责,村委工作人员送上“情理药引”追溯往事。最终,在夕阳西沉时,原被告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当场给付欠款,原告自愿放弃利息诉求,这起困扰各方许久的电费债务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这场“行走的审判”收获多重实效,既避免四位花甲老人往返40公里山路的诉累,又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提升了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同时,通过建立“法院+村委”联动调解机制,有效整合了司法与自治资源,探索出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有效路径,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法治动能。



供稿:民事审判庭 杜田利

签发:王永丰

编辑:固法融媒体工作室

审核:朱丽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