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需要少吃肉的季节!

春天要发陈,把身体积攒的垃圾毒素排出去 ,如果吃多了肥甘厚味的肉,容易生痰湿,阻碍身体代谢!所以,春天更适合吃一些素净的食物。

今天,邀请到唐永祥主任,给大家分享一个很适合春天吃的豆子,脾虚湿气重的人最需要。大家先点赞转发关注


白扁豆,虽然不像黄豆、黑豆广为人知,它的蛋白质在豆类里也不算最高的,但却被称为“脾之谷”,尤其适合脾虚湿气重的人。

它除了能直接祛湿,还能补脾!不管是寒湿、湿热,还是暑湿,都能除掉。脾气补足了,湿气的来源就被斩断了,还能让气机、水液运行畅通。

而且它性味平和,补脾胃不滋腻,温和不燥烈,祛湿不伤阴,适合所有人群。

但要注意:白扁豆生的有小毒,一定要煮熟或炒熟后吃。



白扁豆搭配莲子、茯苓、薏米、芡实、陈皮、怀山药等,煮水煮粥煮汤,打粉、做成丸子都可以。

下面,唐永祥主任给大家分享几个白扁豆食疗方和代茶饮,助大家更好地养脾胃:

一、三焦通调饮

白扁豆健中焦,化解脾胃湿滞,茯苓利下焦,促进膀胱排湿,陈皮通上焦,理肺气助水液布散。

适合久坐少动、晨起眼睑浮肿、下午小腿胀痛的人。

炒白扁豆30g、茯苓15g、陈皮5g,洗净后一同煮水,代茶饮用。

二、脾肾双补粥

山药增强营养吸收,芡实固摄肾气,防止补益成分流失,白扁豆与粳米能延长饱腹感。

适合消化不良伴腰膝酸软、夜尿频繁等脾肾两虚的人。

炒白扁豆50g、山药干20g、芡实15g、粳米100g,所有食材提前浸泡2小时,加水熬煮成稠粥。



三、湿热化解汤

赤小豆清利湿热,针对舌苔黄腻、小便短赤,冬瓜皮利水不伤阴,缓解夏季头重如裹,白扁豆中和二者寒性,保护脾胃阳气。

适合岭南地区梅雨季衣服晒不干,容易湿热的地方。

白扁豆30g、赤小豆20g、冬瓜皮15g(或鲜冬瓜200g),赤小豆提前浸泡4小时,与白扁豆同煮至开花,加入冬瓜皮再煮15分钟。

需特别提醒:食疗见效通常需持续1-3个月,若出现口干、便秘等反应,可能提示配伍不当。建议专业中医辨证后再开方服用,切勿私自用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