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草木萌发,"春困""倒春寒""过敏高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里,如何顺应天时做好养生保健?壁善堂中医馆资深医师团队结合《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的养生总纲,从饮食起居、经络调理等多维度推出春季养生攻略,助力市民把握黄金调养期。



一、饮食升阳忌酸寒

"春气通于肝",此时应遵循"减酸增甘"原则,多吃山药、红枣、小米等甘温食材健脾益气。针对江南地区多雨潮湿的特点,建议用茯苓、赤小豆搭配排骨煲汤祛湿,或在早餐中加入燕麦、薏米煮粥。值得注意的是,初春乍暖还寒时不宜过早食用西瓜、苦瓜等寒凉果蔬,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二、起居有常护阳气

"夜卧早起"并非鼓励熬夜,而是建议在亥时(21-23点)入睡,卯时(5-7点)起床,顺应自然阳气升发节奏。针对办公室人群久坐导致的经络阻滞,理疗科特别推荐"晨起梳头百下+午后晒背十分钟"的组合养生法。特别提醒过敏体质者外出时佩戴口罩,归来及时用海盐热敷鼻翼穴位,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

三、动静结合养肝气

春季宜"广步于庭",但不宜剧烈运动耗损初生之阳气。推荐练习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式,配合太冲穴按摩疏解肝郁。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可每工作1小时做5分钟"扩胸转肩操",通过拉伸膀胱经缓解颈肩僵硬。夜间睡前可用艾草足浴包泡脚,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为宜。

四、情志调适防"春愁"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波动易致气血失调。壁善堂建议采用"音乐疗法",推荐聆听角调式古乐《胡笳十八拍》调节情绪。市民可在阳台栽种薄荷、茉莉等芳香植物,通过嗅觉刺激产生愉悦感。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进行耳穴压豆等中医干预。

壁善堂中医馆特别推出"春季养生季"活动,包含体质辨识、药膳食疗定制等服务。"养生贵在'因人制宜',切不可盲目跟风进补,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科学调养。"

在这个草木蔓发的季节,让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用千年中医智慧为健康赋能,共同迎接生机勃勃的美好时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