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李宗仁的夫人李秀文过百岁大寿,本是个高兴的日子,其子李幼邻却哭诉道:“我母亲守寡整整70年。”对于他来说,母亲并没有得到多少父亲的关爱。

相比妻妾成群的军阀头目来说,“新桂系”领袖李宗仁堪称是个洁身自好者。



纵观他这一生,总共娶了三个妻子,原配李秀文,二夫人郭德洁,还有晚年时迎娶的年轻护士胡友松

但是李宗仁的血脉却很奚落,仅有亲子李幼邻和养子李志圣。

李幼邻是李宗仁和李秀文的骨血,但父子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很融洽,始终存在着一些隔阂。

1911年,还未发迹的李宗仁,在父母的安排下迎娶了21岁的李秀文。

李秀文是个没有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农村姑娘,早年连个名字都没有,因在姊妹中排行老四,出嫁前一直被人称为“四妹”。

尽管那个时候李家的情况也不好,但李宗仁却在全家的供养下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也一直都想找一个知书达理的良伴。



只可惜造化弄人,两人在结婚之前根本就没有见过面,直至洞房的时候李宗仁才知道李秀文不仅不识字,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

但这毕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宗仁心有不满也不敢违背,只得接受了这段婚姻,并给妻子起了个雅致的名字“秀文”。

两人婚后头十年日子过得还挺不错,李宗仁闲暇之余还一直教李秀文读书认字。

后来李宗仁在部队里崭露头角后,李秀文被接到部队里随军,并于1919年在军营里生下了儿子李幼邻。

实际上,李幼邻应该是李宗仁的次子,因为李秀文早年还生育过一个儿子。

但是他们的长子命运不济,还没来得及起名就夭折了,这件事对夫妻俩的打击都不小。

正因如此,李幼邻出生后,李宗仁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



可是随着战事的进展,李宗仁担心妻儿跟着部队受苦,再加上也不安全,就命人把母子俩送回了老家。

只是没想到,1921年李宗仁独自在外征战期间,经人撮合迎娶了年轻漂亮、才识过人的郭德洁。

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也因为这件事夫妻之间感情淡化,父子之间也埋下了痛恨和芥蒂的种子。

尽管李幼邻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才5岁,但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的他,却对父亲做法很是不满,跟郭德洁也不亲近。

当时李宗仁把跟郭德洁之间的事情,写信告诉家里的时候,李家父母也是替儿媳愤愤不平,多次要求李宗仁把妻儿接到部队随军,要帮助李秀文稳住正妻的地位。

可是李秀文在军营里见到郭德洁之后,就知道自己完全没有一点胜算,索性接受了现实,一门心思用到了抚养儿子身上。



虽然李宗仁宣称两人是“平妻”,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郭德洁才是李家的掌家主母,李秀文成了一个退居幕后的边缘人。

在儿子的教育上,李宗仁也很是上心,跟那个时候的高官一样,把儿子送到美国留学。

但在李幼邻的心里面,却一直难以原谅父亲伤害母亲的行为,始终跟父亲不亲近。

在美国留学期间,李幼邻的表现也跟门阀子弟不同,生活上非常独立,日子过得颇为艰苦。

走出校门后,他还跟同学合伙在美国做起了生意,并在事业上有了一定基础后组建了家庭。

后来他在父亲的再三催促下,回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这段经历很不愉快,没多久就又跑到香港去发展事业了,后来又去了美国。



那个时候,李幼邻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母亲接到美国一起生活。

但这件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他整整努力了两年才打通关节,把李秀文接到了美国。

郭德洁嫁给李宗仁后没有生育,夫妻俩就领养了李志圣,后来国民党败退后一家三口也到了美国。

从云端跌落谷底,李宗仁的生活陷入谷底时,李幼邻倒是很有担当,肩负起了父亲一家的生活。

他对弟弟李志圣也很上心,供他读书、给他成家,兄弟间相处得倒是很融洽。

两家在美国住得相隔不远,李宗仁有时候跟李秀文聊天时不禁感慨:“你有一个好儿子,晚年生活有依靠了!”



后来李宗仁和郭德洁回国的时候,也得到了李幼邻的全力帮助。

1973年年底,李宗仁和郭德洁相继离世后,年迈的李秀文也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了祖国。

正如李宗仁所说,李秀文在丈夫身上的缺失,却在儿子身上得到了补偿,哪怕她并没有得到丈夫的喜爱与陪伴,但她也成了一个有福气的长寿老人,一直到1992年,以102岁高龄寿终正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