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高力士就是一个善于谄媚皇帝、曲意逢迎的小人,所以李白看不惯他,酒后让他为自己脱靴。但这并不符合史实,高力士与李隆基自幼相识,有胆识、有魄力,相助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韦皇后势力。玄宗登基后对他恩宠有加,高力士做事也勤勤恳恳。


唐玄宗驾崩后,高力士也悲伤过度、呕血而亡,死后享受到了陪葬帝陵的待遇,成为历史第一人,所以史学界称他为“千古第一贤宦”。高力士本是罪臣家属,原名冯元一,之所以能逆天改命,全靠一个人,那就是高延福。


高延福与冯元一是岭南同乡,于是收其为养子,改姓高。高延福将为人处世、侍奉主上的技巧全部传授给他,并将他引荐给李隆基,从此,高力士开始飞黄腾达。高延福要论贤良忠诚丝毫不输高力士。


他历事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皇帝,担任过宫廷七种职务,史籍记载他:“专良恭肃,著美纶言,冲谦俭让,得名朝列。”他去世时,唐玄宗极为悲痛,辍朝三日,并派高力士、苏灵芝等为他撰写墓志,这便是“唐碑之冠”《高延福墓志》的来历。


此墓志全称《大唐故中大夫守内侍上柱国渤海高府君墓志铭并序》镌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由孙翌撰文,高力士、苏灵芝共同书丹。这两位的书法水平极高,高力士以宫内所藏王羲之真迹为师,得魏晋笔法真传;苏灵芝的字则被誉为“视北海(李邕)而加庄,视太师(颜真卿)又多隽”。


全碑长、宽为74厘米、75厘米,共27行、700余字,单字大小约3厘米,于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因书艺绝伦名冠一时,毕沅花两万钱将它买下并精心修复、拓印。后来,原拓本进入清内府,清亡后又被溥仪带出宫去献给了日本,如今被岛国定为“上上文物”。


此作字迹潇洒隽永、细腻自然,颠覆了世人对高力士的认知,原来他也是个才华横溢的书法家。《高延福墓志》继承了《兰亭序》《圣教序》的笔意,同时又有盛唐书法的华贵大气,晋韵唐法,皆在其中了。


起笔时先空中取势,再顺锋而入,落笔后有调锋、蓄力动作,书写时中锋为主,衄挫自然,笔画圆劲,骨肉匀称,时而刚健硬朗,时而婀娜多姿,牵丝引带,绞转灵活,用笔方圆兼备。结字舒展欹侧,俯仰多姿,动势十足。


《高延福墓志》每一个笔画都深谙法度,每一个字都和谐自然,将它学习透彻,晋唐行书技法也就掌握了。


而今,我们将《高延福墓志》原拓本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并添加释文一一对应,以供大家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