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陈俐颖
“幸亏胡鸿涛大夫用CTHA技术解决了我的肝脏病灶,不然我还得做一次手术。”
日前,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一位饱受直肠癌肝转移折磨的患者借助CT肝动脉造影(CTHA)技术重获新生。
这项技术不仅为患者延长了生命,更为他带来了对未来的新希望。
PART01
CTHA精准引导消融
点亮患者重生希望
三年前,王先生因“大便带血”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且已发展至肝转移阶段。接受了直肠癌的相关手术后,王先生虽严格遵照医嘱开始了化疗,但肝脏上的病灶却没有完全消除。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先生得知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掌握了一项名为“CTHA”的技术,能够在消融术中精确锁定并处理隐匿病灶。不愿做二次手术的王先生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慕名前来求诊。
该科室主任胡鸿涛介绍,CTHA技术能够精准地揪出那些在化疗后看似“消失”的肝转移癌病灶,且已成功为众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CTHA成像与消融治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消除隐藏的肝转移癌病灶的关键步骤。CTHA成像技术不仅具备揭示这些消失病灶的能力,还能清晰展现病灶的强化特征,为后续的消融治疗提供了重要指引。”胡鸿涛讲道。
在消融治疗过程中,针对CTHA图像上清晰可见的肝转移癌病灶,胡鸿涛会规划消融的针道路径,计算电极穿刺的角度与深度,确保消融电极能够准确无误地抵达肝脏病灶。随后,启动消融设备,对病灶进行精准消融。消融完成后,再次进行CTHA扫描,确认消融的范围是否完整覆盖了目标病灶,并以此评估疗效。
PART02
CTHA结合消融治疗
显著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在胡鸿涛的专业建议下,王先生决定采用“局麻下行动脉造影结合留置动脉导管及肝射频消融术”这一综合治疗方案,以期精准消除体内的病灶。
在这场与病魔的激烈交锋中,高清的CTHA影像仿佛一双透视眼,让那些在常规CT、MR扫描中仿佛隐形的病灶无所遁形,包括化疗后已经消失的病灶也被重新发现并一一消融。胡鸿涛凭借精湛的介入技术,操纵着消融针顺利抵达肝脏病灶藏匿处,将其歼灭。
“这下我是彻彻底底安心了,心中那块沉甸甸的大石终于安然落地。”康复后的王先生满脸喜悦。
胡鸿涛告诉记者,文献报道,近半数结直肠癌患者会发生肝转移,但对病灶进行外科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不足25%。多数患者在进行肝转移癌的根治性治疗前,往往会进行化疗来缩小病灶,达到更好的根治性效果,但是有些病灶在化疗后“消失”了,也就是在CT、MR上看不到了。这些病灶真的消失了吗?事实上,国内外学者发现这些消失的病灶切除以后有80%的存留活性。因此,对于消失的病灶,绝大多数并没有被治愈,这些病灶的存在对于患者是一直潜伏的威胁。只有通过根治性的方法解决掉这些病灶,才能够达到真正的治愈。
怎么样重新让这些病灶在影像上显现出来、让医生看到、让医生治疗的时候能够找到是达到根治的基础。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采用CTHA技术让理想照进了现实。
胡鸿涛表示,在整个团队共同努力下,完善了该技术。通过CTHA可有效重现消失的肝脏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时间。并且,该技术可实现即刻消融,即刻评估疗效,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率。
相较于肝脏切除术,CTHA结合消融治疗的策略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肝脏损伤,有效保留患者的肝功能与机体状态。体表只保留两个针眼,基本连伤疤都不会出现。此外,手术过程中采用的所有消融针、导管等医疗器械均属于医保范畴,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孝敬父母
订一份大河健康报
发行热线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带回家
各位新老读者:
因为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规则的改变,导致很多粉丝无法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更新文章。为防丢,建议您:
1.点开大河健康报(id:dhjkb999),点击右上方“三个点”(•••)
2.点击“设为星标”
3.出现“黄色星标”后,以后文章都会第一时间发送到您的手机。
关注大河健康报,求医问药健康防治全知道。
动动小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温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进群咨询获取医药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寻医问药等健康服务,扫码入群,获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