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向来强调心手合一,以心驭笔,心随意动,笔随心静。这不仅要求书法家具备深厚的技艺,更需要其在创作时全身心投入,将情感、意志和悟性融入笔端。达到这种境界,无疑极具挑战。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书法界的重量级人物,正是一位擅长调动笔墨与情感,追求心手双畅的书法大师,他的名字叫做张世刚。
公开资料显示,张世刚先生生于 1958 年,辽宁海城人。他目前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培训中心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鞍山师范学院艺术系硕士生导师等重要职务。张世刚先生还曾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发的 “德艺双馨” 书法家称号。在长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致力于融合王羲之的风骨、米芾的意境和黄庭坚(山谷为黄庭坚的号)的韵味,三者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同时又不失鲜明的个人风格。
张世刚先生的生活中,书法创作无疑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行草书法领域。业界评价张先生的行草作品,用笔遵循传统规范,起笔时墨色饱满,笔势稳重,每个字都显得圆润且富有韵味。随着书写的深入,张先生的情绪逐渐释放,笔速加快,笔法由实转虚,线条变得轻盈而灵动,字迹苍劲有力,同时又不失秀丽之美,自然流畅中透露着独特的韵味,展现出大家风范,令人钦佩。
笔者认为,张世刚先生的行草作品,确实汲取了古代书法的精髓,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在创作过程中,张先生的心态和笔法都经历了由慢到快,由收束到舒展的转变。他的笔迹既沉稳又轻盈,整幅作品的基调统一,笔势流畅,形神兼备,展现出了书法家应有的风采和气质。张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精益求精,正是书法精神的体现。
简而言之,作为书协的重要人物,张世刚先生的行草书法功底深厚,技艺精湛。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在遵循法度的同时,展现出自由挥洒的韵味,起伏跌宕,如同波涛一般。同时,他的作品都散发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和文人气质,鲜有浮躁之感,给人以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审美体验。这也难怪张世刚先生能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上担任评委,他的书法艺术确实独树一帜,有着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