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备受争议的兄弟书法家,田蕴章和田英章二位先生虽然先后故去,但是两人生前影响力巨大,因此围绕两人的争议却并没有消退,争议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两人书法艺术的认定和评估,以及他们在当今中国书坛的地位。
尽管兄弟二人的书法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两人都是成功的,成功指的并不是他们书法艺术的高度,而是他们都达到了自己期望的高度。
田英章先生痴迷于规范字的练习,多次摘得日本的印刷体书法比赛大奖,最终为日本书写了两套字库并投入使用,达成所愿。田蕴章先生专注于欧楷练习,一定要写出欧阳询的模样,晚年通临《九成宫》,受到簇拥的大力追捧,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意愿。
二田先生的书法都是走的俊秀一路,并且都以楷书闻名,这也让人们频繁拿他们与一些近现代楷书大家进行比较,其中就包括启功先生、任政先生和沈尹默先生,今天就二田先生和沈尹默先生的书法进行一下探讨。
因为双方生长生活的年代差异很大,因此在比较中我们也避开那些文化、认知上的明显差异,仅就双方书法表层进行对比讨论。
首先双方的共同点就是都以二王一脉书法为宗,沈尹默先生楷书先欧后褚,行草书以二王为主。二田先生走着几乎相同的学书道路,楷书以欧为本,行草书以赵为根。总体来说都是二王一脉书法的继承者。
同时双方都是帖学的追随者,书法中碑学的表现不够明显,在楷书中都以唐楷为终极目标,都显示出对楷书端正、规范的追求,这让他们的楷书在整体风格上有明显的近似。
不同的是沈尹默先生的行草书要比二田先生好很多,特别是沈尹默先生的小行草直追前人而不俗,更是二田先生难以企及的高度。
很多名家都认为沈尹默先生的行草书要好于他的楷书,部分佳作更是被人奉为神品。二田先生都专注于楷书的练习,并且限于他们的书法理念,他们用楷书的标准去衡量行书,致使他们的行书都不及楷书,草书更是不足观。
这种差距其实也缘于时代背景,毕竟在沈尹默先生生活的时代,日常书写都用毛笔,小行草是应用最多的实用性书体,在行草书实践上,沈尹默先生要比二田先生丰富的多。
行草书上的差距也连带出双方在楷书上的差距,沈尹默先生的楷书笔势雄强,气韵连贯,严谨而不失灵动,结构紧凑而又不失舒展,展现出极高的书法造诣,无半点呆板迹象,这是二田先生状若算子的印刷体楷书所无法比拟的。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沈尹默先生作品一律不准出境。不知道再次修订时二田先生可有其一能进这个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