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张学良的真实照片,1952年,张学良被囚禁后在新竹县五峰乡的井上温泉住所拍下的一张照片,照片拍摄时,51岁的张学良已经被囚禁16年。
照片中的他坐在门口的石墩上,双手环抱,身着破旧的麻布衣衫,眼神无光,表情木讷,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怎么也看不出这是当年叱咤风云的少帅。
拍摄这张照片时,张学良究竟在想什么?他是否后悔当初坚持要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是辽宁海城人,父亲是奉系军阀首领曾任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的“东北王”张作霖,张作霖对长子的降生十分喜爱,为给儿子取一个学名也一改再改。
由“逸春”儿“从善”在改为“学良”,其意思是以汉代名臣张良为榜样,张学良这个名字,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寄望之殷,蒋介石等人均以张学良的字称其为“汉卿”。
然而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率众退入关内,他曾要求请解释联共抗日,使分崩离析的中国在形式上获得统一。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发表对日宣言,逼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然而,张学良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九一八”事变后让他背负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这种内心的痛楚,虽然在兵谏逼蒋抗日后尽情得以释放,但换来的却是政治生命的终结和此后几十年的幽禁。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护送结拜金兰之交的“把兄”蒋介石回南京,随即被蒋介石软禁起来,张学良时年36岁。
在《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张学良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事情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至此以后,张学良被蒋介石“管束”长达四五十年。
1936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胁迫统帅罪”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权5年,1937年1月4日,国民政府下特赦令,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实质将他幽禁起来,幽禁地有浙江奉化溪口,安徽黄山,湖南凤凰山,贵州贵阳麒麟洞等多处,1946年11月,幽静地转移到新竹县五峰乡。
张学良被软禁后,蒋介石怕他自杀,准许于凤至或者赵四小姐其中一个陪伴张学良,一开始由赵四小姐陪,后来于凤至想要见张学良,赵小姐只能离开去了香港,1941年11月,于凤至因患乳腺癌必须赴美就医,当时的军统局长戴笠给赵四小姐去电,是都愿意前往贵州照料张学良。
赵四小姐痛下狠心,将尚不满10岁的儿子送到朋友家,抛弃荣华富贵,毅然回国与张学良共度囚禁生涯,从此相伴张学良左右。
1945年春,被管束多年的张学良给蒋介石送去一块怀表,寓意时间已久,该解除“管束”了,蒋介石以鸟笼回赠,说是让蒋介石养鸟,意思是要他继续做笼中之鸟。
在软禁期间,他曾写下“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悲悯诗句,曾因烦闷难耐,借酒消愁,有时甚至开枪射击,以泄满腔怨恨,他心境凄凉,过早地脱发秃顶,眼花耳聋,他患过急性阑尾炎,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身体状况极差。
而在新竹县井上温泉,他生活了十年,这里非常偏僻,居住环境恶劣,冬天阴冷潮湿,夏天稍遇暴雨便四处漏水,而张学良便靠着自己种点青菜,养些鸡鸭维持简单的营养,本是大家闺秀的赵一狄也熟练地用缝纫机自己缝补衣服,抵御寒冷。
张学良内心十分孤寂,在宋美龄的开导劝说下,他皈依基督教,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到了星期日,他就下山到士林一家小教堂去做礼拜。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张学良才开始真正自自由起来,1991年要他便和夫人赵一狄定居夏威夷,晚年的张学良一直心系东北故乡,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身体等多种因素,他的大陆之行始终未能成行,成一生憾事,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终老异国,享年101岁。